今日小暑,伏天将至!如何给身心“降温”?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3-07-07 08:07:05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北京时间7月7日16时31分迎来小暑节气。小暑,是夏天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季夏时节正式开始。

  小暑为小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小暑过后,天气将越来越闷热和潮湿,开始进入伏天。

小暑·三候

  一候温风至:至,极也,温热之风至此而极矣。

  二候蟋蟀居宇: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

  三候鹰始鸷:天气非常热,尤其是地面的温度会更高,就有老鹰会飞的很高去高空中乘凉。

小暑·习俗

  食新

  民间有小暑过后尝新米的习俗,制成各种美食,表达对丰收的祈愿。

  吃饺子

  北方有头伏吃饺子的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饺子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晒衣物

  民谚有云:“六月六,人晒衣裳龙晒袍”,小暑时节晒书画、衣物,可去潮、去湿、防霉防蛀。

小暑·养生

  

  穿衣时,领口袖口要宽松,选择白色防晒又凉爽。

  

  中医认为,适当多食黄鳝、莲藕、绿豆芽,可清热解毒、利尿除湿。

  

  专家建议,夏天日照时间长,可适当晚睡早起,并在午饭后进行短时午睡。

  

  外出时应戴帽子、打遮阳伞,少量多次补水,随身应携带防暑药物,如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等。

炎热夏季,如何给身心“降温”?

  睡好“子午觉”

  “夏气与心气相通”,小暑节气日照时间相对较长。因此,人们的起居和作息时间应随之调整,适当地减缓生活节奏,平静地、有计划地进行工作,有利于减少焦虑的情绪。医生提醒,夏季宜养心神,应注意晚睡早起,睡好“子午觉”。

  防湿健脾胃

  在饮食方面,防湿健脾胃也很重要。脾胃虚的人少喝冷饮、少吃凉菜,注意肚脐不要受凉。冷饮冷食不宜过多,一切都应以适量为宜。小暑节气是消化道疾病多发的时节,要注意对脾胃的保养。

  学会调整心绪

  《黄帝内经》曰: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之,小暑节气养生首先应注意养心。此时节气候异常炎热、闷热,暑热通于心,相应于人体,心火亢盛,容易产生烦躁、易怒情绪,爱犯困,少精神。

  当浮躁烦闷时,一定要学会稳定情绪,保持心情舒畅、和缓气血。不妨以“闭目养神”的方法,以调节内心,安神静脑。恰当地闭目养神,让眼睛得到休息的同时,还能滋养五脏六腑的精气,让全身心都得到安宁和放松。

  在炎炎夏日里,保持一份安然若素的心态,你会发现,没有微风细雨,时光也仍然为你准备了一份清凉。

1688631076307708.jpg

▲制图/桂颖

  出品:《小康》影视中心

  监制:张晴、龚紫陌

  策划:李旭颖

  视频制作:詹佳祺

  海报制作:桂颖

  编辑:田苑淯颖

  审核:周经韬


作者:《小康》影视中心
责任编辑:田苑
来源:中国小康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