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吉阳:党建引领聚合力 基层善治谱新章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3-12-15 21:48:32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 | 《小康》·中国小康网 王际娣

三亚市吉阳区以党建为引领,通过资源整合、多元共治等方式,持续织密基层治理服务网,掣肘城乡发展的难题一步一步化解,全区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水平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正加速形成。

  从春天出发,在金秋收获。在三亚市吉阳区37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40个村(社区),以党建为引领,通过资源整合、多元共治等方式,持续织密基层治理服务网,掣肘城乡发展的难题一步步化解,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正加速形成。

  党建引领 构建“智”理新格局

  基层治理不仅关乎社会安定更关乎百姓幸福。今年以来,吉阳区委主要负责人带头深刻践行“四下基层”,围绕“吉阳区新时代社区治理探索研究”这一课题,走访调研了下辖社区,对存在问题详细摸底。

  棋至中局,落子铿锵。吉阳区以区委主要负责人调研成果为导向,就过去管理不够精细、人员职能分散等问题,重新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吉阳区化整为零,将辖区重新规划,将原有网格293个优化调整至529个,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的网格化组织体系。“针对以前网格员的职能不够集中等问题,也对配备的网格员重新培训,并调整薪资架构,让职能更加集中,服务更加到位。”吉阳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坦言。

  基层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点多线长面广,如何实现精细化管理是关键。为此吉阳区搭建了城市运行管理平台,将基层治理的千丝万缕理通理顺。据介绍,该平台是集网格化服务管理、12345热线工单处置、数字城管、数据分析、职能考核等各项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指挥平台,将充分利用智慧治理手段,通过集中办公、集约管理和集成服务等多种方式,推动相关部门协调联动,补齐社会治理短板弱项,构建“智”理新格局。

  有了城市运行管理平台,专职网格员只需利用城运App上报问题,区指挥中心便转派工单至各职能部门和村(社区)进行处理。自10月份平台上线运行以来,上报网格工单3680条,每一条的信息处置、督办、评价、归档一目了然。

  为民办实事,落到实处、效率高,这也大大拉近了干群关系,如今在吉阳区,“有事就找网格员”早已深入人心,群众遇到问题,事无巨细第一时间先找网格员,家长里短的群众总喜欢和网格员分享。本着“一岗多责、一员多用”原则,充分诠释了“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一服务精神,网格员已然成为老百姓的贴心人。

  善治有道 探索治理新路径

  11月20日,港门村、南新居拆分成立的新港社区和迎新社区完成首届居委班子选举工作,这标志着这两个新建社区正式成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基层自治组织。事实上,这也是吉阳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一次大胆尝试。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一直以来,大型社区治理是基层治理实践中的难题,新港社区和迎新社区的成立意义重大,这不仅解决了插花地疏于管理的问题,同时也让基层治理更加精细化,提高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水平,探索出一条基层治理的“吉阳经验”。

image.png

  图为吉阳区月川社区打造的“友邻议事厅”,社区党员干部正与业主代表、楼栋长、商铺代表面对面沟通交流,协商解决小区物业管理事宜。

  “吉阳区将以社区拆分为抓手,通过科学优化社区规模,合理整合社区资源,解决社区管辖范围过大、管理人口过多和服务能力见顶的问题。”吉阳区民政局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干沟村等社区也将实施精细化管理。

  村(社区)是组成城市的最小单元,也是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在月川社区,沿街商铺都挂上诚信经营星级牌。“我们现在是三星商铺,内心很是激动的,感觉受到政府的认可。顾客看了都表示吃饭放心多了,我们的生意也好了许多,对未来经营好这个小店信心更足。”甜蜜蜜奶茶小吃店的老板激动说道。

  手中一粒子,胸中十万兵。社区治理千头万绪,作为首批三亚党建引领社区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单位暨“契约化+信用”基层治理试点,月川社区不断深化“信用+”应用场景,将卫生治理、装修业务等均纳入治理范围,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这是月川社区化基层“末梢”为治理“前哨”的有益探索。

  值得一提的是,在社区服务中,吉阳区还就社区老人关怀问题设置了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当前已建成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5个,住在周边的老人每天白天都可以前往参加学习及各种活动。2021年开设以来,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已组织举办活动近2000场,接待人数近40000人次。

  多元共治 打造治理新品牌

  支部建在网格上,党的关怀落在了百姓的心坎里。在南丁村,群众的满意度非常高,这源于该村深入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通过“1+3+X”人民调解模式,打造了一支金牌调解队伍,将服务的触手延伸到居民家门口。

  随着村民知法守法意识增强,“有事好商量,有事找人民调解员”在南丁蔚然成风,通过开展“面对面”“点对点”“板凳会”“话家常”式解纷服务,小事商量着办,大事大家坐在一起各抒己见,你一言我一语就把事情解决了,这便是人民调解模式的魅力所在,这也真正做到了基层治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区,矛盾不上交,问题就地解决。

  解决群众纠纷是基层治理中重要一环,除了南丁村,吉阳区还涌现出不少特色调解工作模式,如月川社区的“友邻议事厅”、春光社区的“议事亭”、大茅村的“张霞法律援助工作室”以及博后村的“曹操工作室”等。吉阳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吉阳区还在区级层面不断升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立多元化解纠纷中心,全面提升法律咨询、人民调解、法律援助、行政复议一站式服务水平。今年以来通过12348线上以及线下共咨询7939人次,调解化解纠纷近100件,法律援助案件1201件。

  “除了将支部建在网格上,我们还将党小组建在网格上,如大茅村,每个村民小组建立一个网格,把党小组建在网格上,打造了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新载体。”吉阳区委组织部负责人介绍,当前吉阳区不断强化党建引领,建成“以区党委为核心、村(社区、居)党组织为主体、网格党小组为基础”的党建网格化组织体系,同时推进基层治理从“政府主导”向“多元共治”转型,不断推进幸福社区建设。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3年12月中旬刊


作者:王际娣
责任编辑:康小君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热点文章
独家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