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声谷迸发强劲动力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3-12-22 19:09:11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赵狄娜

作为东方硅谷的一颗耀眼“明珠”,中国声谷自2012年启动建设以来,历经10余年的建设,已完成由智能语音技术及产业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及产业的延伸,实现了产业初聚向产业集群的转变。

  合肥高新区是中国声谷的核心承载区,在高新区的核心位置,“中国声谷”四个字随处可见,已深刻融入高新区的发展之中。“中国声谷”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国家级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基地。而依托中国声谷打造的智能语音产业集群,是安徽省唯一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作为东方硅谷的一颗耀眼“明珠”,中国声谷自2012年启动建设以来,历经10余年的建设,已完成由智能语音技术及产业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及产业的延伸,实现了产业初聚向产业集群的转变。据2023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声谷入园企业超2100家、营业收入超3000亿元。

  今年9月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在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开幕式上签署了《进一步共同推进中国声谷高质量发展合作备忘录》,开启第三轮部省合作。未来五年,部省双方将围绕基础软件、工业软件、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等领域加快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及推广应用,进一步深化部省合作共建机制,瞄准万亿目标,持续推进中国声谷高质量发展。

鸟瞰合肥高新区.jpg

供图/受访者

  “从0到1”的崛起之路

  “中国声谷在安徽的发轫,最早要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科学岛的开发和70年代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南迁,二者在此后五十年构建了安徽创新发展重要两极,也是主导安徽人工智能发展的两股重要力量。”合肥高新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向《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记者介绍道。

  提起中国声谷,就不得不提到科大讯飞。可以说,它是中国声谷的起点。依托中国科技大学在语音技术领域的研发成果,科大讯飞自成立以来就一直从事智能语音、自然语言理解、计算机视觉等核心技术研究,保持了国际前沿技术水平,并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产品和行业应用落地。2010年7月,合肥高新区依托科大讯飞申报的“合肥国家智能语音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获科技部批准,成为我国唯一以智能语音为主题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基于科大讯飞在智能语音核心技术的先发优势,2012年初,安徽省将发展语音产业作为安徽产业发展的机遇和动力,并向工业和信息化部作了多次汇报。同年8月,工信部与安徽省签署《关于共同推进安徽省语音产业发展合作备忘录》,明确提出部省双方将专门成立语音专项,为安徽省智能语音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资金支持,正式建立了部省合作共同推进安徽省语音产业发展的工作机制。

  2013年8月,工信部正式发文成立部省项目领导小组,建立产业发展推进机制,打造全国首个部省合作共建项目——中国(合肥)智能语音产业基地,目标是以建成语音技术为引导,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国际一流、国内最大的语音产业基地。2014年6月,位于合肥高新区的中国(合肥)国际智能语音产业园正式开工建设。2015年1月,《合肥市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打造中国声谷”,这是“中国声谷”首次写入政府文件。自此之后,中国声谷逐渐得到越来越高层面的广泛认可。

  中国声谷最初三年的发展主要是搭平台、建载体、串链条。2016年,世界各国纷纷把发展人工智能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高度,我国也将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战略。2017年9月,安徽省政府出台《支持中国声谷建设若干政策》,每年配套8亿元专项资金支持中国声谷企业发展,成立50亿元专项基金支持中国声谷建设。专项政策、金融的加持让中国声谷成为全国人工智能产业最具吸引力的国家级产业基地。此后,中国声谷加快与国内外高校对接、引入核心技术和人才,拓展人工智能应用领域,于2018年左右形成智能语音(科大讯飞)、智能语义、智能计算、智能写作四大基础技术平台,配套建成线上线下智能营销平台;安徽首个配套AI产业发展的制造中心投入使用。同年,中国声谷又制定了第二个五年规划——《中国(合肥)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基地(中国声谷)发展规划(2018—2025年)》,指引了其下一步发展。

  随着部省合作的深化、产业生态的完善,中国声谷持续“高速前进”。2019—2021年的三年间,中国声谷企业数量、营收年均增长超过30%,2020年圆满完成“双千目标”,2021年入驻企业达1423家、实现营收1379亿元,分别是2018年的3.29倍和2.12倍。2021年7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提出支持中国声谷建设,中国声谷发展上升至国家战略。

  自建设以来,中国声谷共获得各类国家级荣誉10余个,建立了全国第一个部省合作共同推进产业发展机制,获批了全国第一个中国字号的产业品牌,首创了省级以产业园命名的专项支持政策,先后于2015年获批省发改委省级智能语音重大新兴产业基地,2019年获批发改委国家级人工智能产业集群,2021年获批工信部国家智能语音创新中心,2022年获批工信部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智能语音集群)等。目前,合肥高新区正在申创中国软件名园,“中国声谷·量子中心”品牌已享誉全球。

中国声谷.jpg

耀眼明珠 作为东方硅谷的一颗耀眼“明珠”,中国声谷自2012年启动建设以来,历经10余年的建设,已完成由智能语音技术及产业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及产业的延伸,实现了产业初聚向产业集群的转变。供图/受访者

  产业集聚开启“加速跑”

  产业规模迅猛增长、创新能力持续提升、高端人才快速集聚、品牌影响显著提升……中国声谷奏响产业强音;科大讯飞、中科类脑、推想科技、华米科技、龙芯中科……超2100家的入园企业中,行业佼佼者比比皆是。

  作为“头雁”的科大讯飞,多年来与中国声谷一同成长。此前其发布的2023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科大讯飞上半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78亿元,毛利31亿元。其中第二季度表现良好,收入、毛利、现金流均为正向增长。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曾表示:“谁能够拥抱人工智能的浪潮,谁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话语权和比较优势就更加突出。”通过打造技术能力开放平台,引领行业技术创新和应用开发,科大讯飞吸引集聚了一批以其为中心发展的上下游企业,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AI产业生态。2010年,科大讯飞在业界发布以智能语音和人机交互为核心的人工智能开放平台——讯飞开放平台,为开发者提供一站式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截至2023年6月30日,讯飞人工智能开放平台已聚集497.4万开发者,近一年增长率45%;应用数172.5万,近一年增长率13.7%。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发布后,大幅降低开发者门槛,即便没有专业的代码开发能力,也可以加入到生态中来。讯飞开放平台的AI星火营生态以及星火助手计划,让更多有创意和想象力的伙伴加入到讯飞开放平台,共同繁荣发展。

  在安徽省科学技术厅此前印发的《加快场景创新构建全省应用场景一体化大市场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中,提出打造世界级语音互动场景高地。引导支持“中国声谷”企业开展机器声纹诊断、人体体音诊断、语义理解等技术创新,建设语音开放平台、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平台、自然语言处理开放平台等技术开放平台,聚焦制造、医疗、教育、金融等领域,形成安徽特色智能语音解决方案,完善“AI+AK”(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生态链。

  如今的中国声谷,人工智能技术已全面铺开,赋能千行百业。智慧办公、智慧能源、智慧教育、智慧城市、智慧安防、智能硬件设备等领域共计聚集重点企业290家;智能语音、认知智能、类脑智能、深度学习、图像识别、数字孪生、数字溯源等新技术不断涌现。除了科大讯飞成绩斐然,其他企业也不甘落后。如中科类脑开发的智能巡检系统,利用类脑多模态、小样本学习技术,为电力系统提供智能化改造方案;中科智云X-Brain平台融合主动学习、感知计算、数字孪生等核心技术,相关算法获得了首届全球算法最佳实践典范大赛TOP3。目前,声谷企业累计参与制定国际国内标准120多个,拥有各类知识产权3万多件,成功研发2000余款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软件产品,100余款首台(套)智能创新产品走向市场;智能芯片、智慧交通、智慧工业、智慧医疗等领域成长迅速,与眼下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度契合,为产业赋能的效果初步显现,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与此同时,中国声谷也面临着不少挑战。合肥高新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指出,首先是龙头企业培育力度有待加强,龙头企业对产业的引领带动作用有待提升。其次是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力度有待加强,数量和覆盖面不够。人工智能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需要高能级平台支撑和大量资金投入,中国声谷承接人工智能领域“卡脖子”关键技术突破任务的能力仍不足。再次是高层次人才引培力度有待加强,架构师、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师等紧缺型高端人才仍存在较大缺口。最后是场景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有待加强,目前场景创新工作仍局限于地方,企业参与区域外场景创新的机会不多,特别是参与国家层面跨区域重大场景建设的机会不多。“对此,希望中国声谷能获得更多支持。不仅加大对关键‘卡脖子’技术攻关和重大原创性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还有对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申报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等的支持。另外,‘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仍是中国声谷建设的关键一招,希望加大对人工智能领域‘双招双引’支持力度。也期待能进一步开放省市场景创新资源,以‘揭榜挂帅’等形式实施一批重大场景创新项目,同时不断推进对中国声谷专项政策的修订完善。”上述负责人表示。

  “六大升级”助力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期间,中国声谷的发展目标为5000亿元产值。在新时代新背景下,中国声谷将力争到2025年,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高地;到2027年,建成辐射安徽、融合长三角、服务全国、映射世界的产业集群。而合肥高新区作为中国声谷核心区,始终高度重视声谷建设,大力推动人工智能、网络安全、量子信息等产业集聚发展,围绕建设总体目标,持续推进能级提升,助力中国声谷迈上新台阶。

  第一,产业培育能力升级。一是强化信息化管理能力。依托合肥高新区区域经济大脑,完善声谷大数据支撑平台,实现存量企业信息归集、潜在企业抓取、企业评价分析、声谷政策支持资金绩效分析等功能,实现高新区声谷存量企业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供应链“四链”融合。二是发挥各类招商资源能力。充分发挥联盟、协会、智库等第三方机构的资源服务能力,依托重点企业行业资源整合能力,紧抓世界制造业大会、全国网络安全活动周、讯飞1024开发者节等重大活动举办契机,谋划优质项目落地。三是提升企业及项目管理能力。制定高新区声谷企业管理办法及项目评估方案,对声谷高新区企业实施分级管理,形成核心企业及关联企业名录;对政策评审采取“企业评价分析+专家评审”的模式,以定量指标为主,建立科学评价体系,提高政策支持精准度。

  第二,科技创新速度升级。一是加快平台建设。加快推进省人工智能研究院、数据空间研究院、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筹)等创新平台建设,加强源头创新供给能力。二是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聚焦自然语言理解、机器视觉、类脑智能、人工智能物联网、人工智能芯片、数据安全等重点方向,鼓励企业持续推进原创性技术成果突破,继续抢占技术高地,用底层技术优势培植产业发展的土壤。三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全面梳理人工智能领域待转化科技成果,从科技成果转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等项目中遴选优质“种子”,给予全程跟踪支持,培育人工智能产业未来优质企业。

  第三,场景开放强度升级。一是积极推进“场景创新大厦”建设。依托合肥市场景创新中心,推进“场景大厦”落地,建立场景创新机会清单、企业能力清单,定期开展场景应用发布、项目路演、供需对接等活动。二是探索区级场景开放与政策创新。进一步开放高新区在政务、教育、医疗、城市建设、社会治理等领域的应用场景,提升在智慧办公、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城市等各领域场景供给能力。三是做大做强“链通高新”品牌。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联盟、平台等纽带作用,定期组织召开线上、线下要素对接活动,畅通声谷企业业务合作、技术交流、资源共享等,增强产业优势领域内的要素保障能力。

  第四,人才供给能力升级。一是在高端人才引进上,瞄准架构师、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师等高端人才缺口,在人才计划中适当增加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的份额,对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领域高层次人才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提升人才政策吸引力。二是常规人才引进上,对接相关企业开展线上、线下人工智能领域专场招聘活动,拓宽企业在高校院所、社会团体等方面的招才途径、招才力度。

  第五,金融供给水平升级。一是基金投资方面。发挥好各级投资基金资源和社会资本力量,完善畅通、快速、有效的企业项目落地基金投资响应机制,提升对重点优质项目的基金投资支持能力。二是债权融资方面。发挥“中国声谷信用贷”等科技金融产品优势,用活高新区投贷联动机制,强化天使贷、瞪羚贷、雏鹰贷等金融产品对优质企业的支持力度,提升债权融资供给能力,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三是上市融资方面。依托合肥高新区上市工作办公室,进一步提升对企业上市融资的支持力度,引导企业资本市场融资。

  第六,营商环境氛围升级。一是加强政策宣传。结合人工智能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通过“高新智策”平台、专场宣讲等,充分宣贯声谷专项政策、省市人工智能政策等,增加优质企业申报成功率,实现政策导入优质企业。二是做好重大活动保障。持续办好世界声博会和国际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产品创新大赛等重大活动,积极支持人工智能领域企业参加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创响中国”、“创客中国”等创新创业赛事,集中展示推介创新成果、招商项目和政策,不断增强中国声谷品牌影响力。

  解放思想,优化体制,抓住机遇。交出了“十年成绩单”的中国声谷,以创新求突破、以应用促发展,产业生态影响力和感召力不断凸显。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3年12月下旬刊


作者:赵狄娜
责任编辑:康小君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热点文章
独家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