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的县域实践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4-01-09 16:31:13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于靖园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都市农业公园赵翔 摄_副本.jpg

摄影/赵翔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县域经济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进成效。

  近日,《小康》杂志社借助中国数据情报公司数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独有的开源情报分析大数据平台,对全国除直辖市所含区与港澳台地区以外的2757个县域行政单位进行了大数据筛选,找出了40个独具特色的县市高质量发展示范样本。其中,比较受关注的有三个样本,它们分别是昆山市、乐清市、瑞安市。

  独具特色的昆山之路

  亮点:产业链群完备、创新动能强劲;新兴产业“强筋壮骨”,传统产业“脱胎换骨”。

  2022年,江苏昆山以5006.7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的骄人业绩,创造了连续18年中国百强县市第一的历史新丰碑,成为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战略起点令人瞩目的县域示范,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昆山之路”。

  2023年,作为江南魅力之城,昆山再次成为县域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水乡特色浓郁、文化底蕴深厚的昆山,如今不仅仅是一座传统的江南魅力之城,也是一座产业链群完备、创新动能强劲的现代科创之城。

  “昆山在过去的40年经济发展中,依托两岸合作、招商引资,成为台商聚集度最高的县级市。借助招商引资,昆山连续18年成为中国经济百强县之首。”长居在昆山市的清大智友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有柱对《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记者说道。

  科技创新是关键变量,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位于南淞湖畔的先进计算产业园,涌动昆山创新发展的速度和澎湃伟力。5年前,这里还是芦苇茂盛,沼泽连片;如今这里正加速崛起“超算集群”,打造“南淞智谷”;5年后,这里将是国际一流的先进计算、整机系统智能制造产业基地,一台高端整机从开始生产到组装下线只需2分钟,这是科技的力量。在这个数字牵引万物的新时代背后,以算力、算法、算据为支撑的先进计算已成为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当前,昆山积极抢抓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机遇,推动“芯—云—网—端—链”一体布局,加快建设具有区域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数字产业创新集群。

  微软中国首个工业元宇宙应用中心项目落户昆山;与HPE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设立HPE国际数字创新谷项目;92家重点台资企业中,62家企业有针对新产业、新赛道的投资计划……一个个项目的密集落地,蕴藏着昆山的创新密码,也构建起  “元启昆山、计算万物”的生动图景。

  近年来,昆山聚焦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探索以高新技术“链主”企业为依托,着力推进“强链”;以“卡脖子”技术为核心,进行高效“补链”;以高附加值为目标,大力支持“延链”的一系列创新举措,不断强化产业链整体竞争力,蹚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昆山之路”。昆山围绕建设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加快构建“2+6+X”现代产业格局,目标是到2025年,规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均达到3500家以上,构建起3个千亿级、30个百亿级和150个十亿级企业矩阵。与此同时,做大做强特色专业创新园区,大力推动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聚力推进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建设,在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扛起更大担当、展现更大作为,为昆山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示范提供有力支撑和强劲动能。元宇宙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创新和应用的未来产业,孕育着巨大发展潜力。

  昆山作为全国首个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的县级市,正将元宇宙产业作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重要赛道,打造元宇宙产业发展先行示范区,构建千亿级元宇宙产业创新集群。与此同时,做大做强特色专业创新园区,大力推动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聚力推进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建设,在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扛起更大担当、展现更大作为,为昆山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示范提供有力支撑和强劲动能。

  新兴产业“强筋壮骨”,传统产业也在“脱胎换骨”。昆山提出建造50个特色专业创新园区,推动园区从平面式向立体式、从粗放式向集约式、从制造型向创新型转变。“园区是产业创新集群的空间载体。昆山未来的主攻方向就是产业创新,尤其是产业创新集群。”作为昆山特聘顾问,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胡汉辉直言,昆山与深圳等城市有异曲同工之处。

  解锁乐清的幸福密码

  亮点:大力实施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民有所呼,我必有应”,让每一个来到乐清的人和住在乐清的人收获“稳稳的幸福”。

  2023年,乐清市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朝前走,取得了十分亮眼的成绩。“醉美之城·幸福乐清”——这是乐清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全力以赴的奋斗目标,也是对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最真挚的承诺。

  幸福乐清,城市经济发展根基深。作为“温州模式”“四千精神”的主要发祥地、民营经济的先发地,改革开放以来,乐清创造了诸多“全国第一”,打响了“中国电器之都”的名号。今天的乐清,电气产业集群成为全国唯一以县域为主导命名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获评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加快推动电子电气等传统产业向数而融、向高而攀、向新而进,打造了新能源、物联传感等四大数字产业集群。

  幸福乐清,城市开放发展劲头足。随着乐清湾港区中欧班列开通运营,货物可直接从乐清发往中亚乃至欧洲,全力打造的辐射浙南闽北赣东的海公铁联运港口枢纽,构建“5小时到北京、3小时到广州、2小时到上海、1小时到杭州福州”的“5321”高铁时空圈。不断打造“数据得地”“预验即试产”等改革“金字招牌”,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在乐清大地蔚然成风。

  幸福乐清,城市突破创新动力强。2023年11月7日,温州理工学院乐清校区奠基仪式举行,标志着乐清离创办“本土大学”的目标又迈出了关键一步。当前,全市上下正以三个“一号工程”为牵引,加速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深化创新人才引育,吸引大批青年才俊在乐清这片创新创业的蓝海,与城市双向奔赴、相互成就。如今,乐清全职到岗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到岗数超历年总和,新增高校人才工作联络站19家、省级博士后工作站3家,新增大学生1.93万人、技能人才1.37万人。

  2022年乐清GDP突破1500亿元大关,规上工业总产值迈上2000亿元新台阶,拥有市场主体超20万家、规上工业企业超2000家,综合实力居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第13;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66508元和44916元,是2002年的7.1倍。这就是乐清,高质量发展的幸福征途上,经济实力成了最大底气。

  短短几年,胜利塘北片未来新城的面貌已翻天覆地,各种配套项目争先落地,建设工地火力全开,每一天都有新的变化。未来,成片的摩天大楼将在海滨拔地而起,公园、商街、海洋馆、艺术中心、学校将陆续建成投用,到处是崭新的城市面貌。“这两年,乐清城市发展格局一下子打开了,成为一座宜居宜创业的现代化城市。”乐清的城乡巨变和广阔前景,让不久前回到家乡的乡贤郑炳克连连称赞。

  乐清,一座信仰满满的红色之城。中共乐清县委诞生纪念馆、隘门岭事件纪念碑亭、解放大荆战斗旧址……在乐清的绿水青山间,分布着42处红色文化遗址,每一件珍贵的历史文物,都有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乐清注重挖掘、守护、传承好这些红色资源,持续激发勇敢立潮头、永远立潮头的奋斗精神,为奋进新时代新征程凝聚起最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内在力量。

  乐清,一座文化丰富的风情之城。以清和书苑为代表的30个高颜值、高品质公共书苑惊艳亮相,乐清把书苑建成风景,不论在公园绿林还是毗邻碧湖秘境,读者捧书眺窗,均见白云悠悠、碧水漾漾。“百姓舞台”“梅溪讲堂”“越剧之夜”,艺术“破圈”而行,走入日常生活。乐清用浓郁书香塑造城市气质,以文化盛宴为市民生活添彩。

  乐清,一座温情大爱的文明之城。乐清持续开展身边好人、道德模范、最美人物等选树活动,推广“乐清好家风、聚餐用公筷、随手做志愿”等十大文明行为,引导广大市民以一举一动践行文明、以一言一行传播文明。特别是大力弘扬“两个健康”文化、亲清政商文化,进一步规范政商交往边界和行为,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好环境。

  民生是检验幸福的最高标准。乐清的幸福不是在报告里,不是在口头上,而是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乐清大力实施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加快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民生事业发展,办理三级民生实事144项。

  乐清的幸福,是民生最优享、可感知的美好生活。“民有所呼,我必有应”,正是这种以人为本的城市治理模式的感召,让每一个来到乐清的人和住在乐清的人收获“稳稳的幸福”,许下“择一城终老”的美好期盼。

  来自瑞安的高分答卷

  亮点:加快打造300亿级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实现“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四连创。

  一批高能级科创平台建成、一批重大科创项目集中开工……2023年,通过高能级创新平台“赋能”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开放发展、内外联动、协同创新的长三角智造名城瑞安,取得了明显成效。2023年,瑞安全市上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在浙江省全省“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中担使命、拼实干、争一流,交出了高分答卷。

1704446297163677.jpg

  实干 近年来,瑞安把数字经济作为“321”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快打造300亿级数字经济产业集群。供图/中共瑞安市委宣传部

  拥有稳健的经济,才能拥有更好的发展趋势。2023年,瑞安市新增“浙江制造”品牌认证企业数居浙江省全省第一。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精细化工两大产业集群列入“浙江制造”特色产业集群协同区创建。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182个,列入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创建2家,瑞立全产业链协同平台入选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获得省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财政专项激励。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4家、省级绿色园区1家,入选省第三批低碳试点县创建。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7家,单项冠军数稳占温州总量“半壁江山”。科腾、雅虎成功过会,企业上市工作创历年最佳。

  除此之外,瑞安还成功举办、永久落户国际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创新生态大会,“云江基金港”资管总规模超百亿。成功引进古月文志院士领衔的温大碳材料与氢能产业技术研究院。瑞安高新区获省级认定。华峰、瑞立等2个创新联合体完成组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2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83家,科技创新排名升至全国百强县第13位,入选国家创新型县(市)创建。新入选国家“引才计划”9人,创历史最好成绩,引进大学生1.85万人、高技能人才5270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人才总量稳居温州第一。开展“喜迎亚运·乐享瑞安”系列活动,举办东海音乐节、全国首个夜间汽车拉力赛等赛会活动,传统龙舟赛事火热出圈。

  得数字经济者得未来。近年来,瑞安把数字经济作为“321”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主攻产业数字化、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应用方向,加快打造300亿级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入选省级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试点、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协同区试点、省第三批工业领域行业产业大脑创建名单,位列2022年中国县域数字经济发展50强第8位。2023年1-9月,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29.43亿元,增长13.6%;规上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收5839万元,增长50.1%,排名温州第一。

  在项目攻坚突破上,瑞安也取得了新成效:经开区落地2023年首个“基金+产业”招商项目——博泰车联网,率全省之先探索“先租后建+量身定制”模式,投用万东智能制造产业园。机械装备小微园、阁巷高新产业小微园获评省五星级小微企业园。智控装备小镇获省级命名,汽车智配小镇获省考核优秀,实现创建类小镇优秀率100%。列入浙江省“千项万亿”项目17个,总投资额居温州第一,获评温州唯一的全省十佳招大引强县。

  2023年,瑞安有1118个企业问题实现闭环化解,市场主体突破18万家,创历史新高,省营商环境“一网通办率”工单录用数居温州第一。涉外商事纠纷调处改革获评全省“最佳实践案例”。“浙里办”助企惠民经验做法在温州全市推广。营商环境企业满意度综合排名全省县级前六,获评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市(区)。

  在城乡统筹发展上,瑞安进行了进一步的提升:获批创建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城市更新两大省级试点。举办城市高质量发展论坛。滚动推进38个团块拆改,环隆山、西门河头等4个团块实现“双清零”,南港等14个团块实现签约清零。联动推进30个精建精美项目、121个美丽城镇项目、4个城乡风貌样板区建设和31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青春未来城”创成省级城乡风貌样板区,2个城乡风貌样板区入选省级创建名单,其中忠义街创成“新时代富春山居图风貌样板区”,育才、明镜社区创成省级现代社区,塘下镇、马屿镇获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考核优秀。入选省农业农村重大项目5个、省农业“双强”项目4个,新增国家农民合作示范社2家,列入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创建。完成2个乡村连片提升示范区、3个省级未来乡村试点建设,获评全省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县。水利工作获浙江省全省通报表彰,入选省全域幸福河湖建设,成功通过省三星级“无废城市”评估,荣获“清源杯”。

  瑞安还列入浙江省全省老年教育资源整合试点,实现“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四连创,前三季度侨胞落户1879人,新增落户人口3980人,同比增长43%。瑞安-南部协作相关做法入选国家东西部协作典型案例。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4年1月上旬刊

作者:于靖园
责任编辑:风华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热点文章
独家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