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有前例:中国工人的辛劳与血汗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东升
制麦工人生活极苦,尽管有些设备是半自动化,但整个生产过程以体力劳动为主。
“发展制造业是当务之急”,孙中山先生掷地有声的洞见和主张,道出了当时中国迫切需要发展的现实。
然而,风雨飘摇中的羸弱中国,早已被虎视眈眈的各路列强垂涎三尺。萌芽的民族工业和殖民工业,从诞生之日起,便注定了跌宕沉浮的命运。当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在欧洲爆发,德国据守的青岛殖民地的繁荣也如啤酒溢出的泡沫,瞬息之间溃逝。
啤酒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落入了日本人囊中。1914年,精明的德国人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们做了一笔亏本买卖,刚把青岛建设得初具规模就被日本人赶跑了。这一年,借着战争的硝烟,日本向德国索要胶州湾,眼高的德国人轻蔑地拒绝了……8月23日,日本在中国的土地上对德国开火,仅仅打了一个半月就占领了青岛。
青岛沦为日本殖民地后,德国在这里的特权和产业按照战败国原则完全被日本人接管。日本的资本家象征性地以50万银圆把日耳曼啤酒股份公司青岛公司“买”了下来,易名为“大日本麦酒株式会社青岛工场”,并在1916年12月复工生产。
这一接管就是30年,期间换了9位工场长,直到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撤出中国,才结束了对啤酒厂的全权管制。
日本铁蹄下的啤酒厂,成为日本人移居青岛的大本营。从1933年到1942年,是啤酒厂日本职员和家属人数最多的时期。在这期间,啤酒厂陆续进行了改造和扩建,增建贮酒罐,改进糖化室,扩建包装车间,同时还配制了诸如冷却、前酵、制冰机、洗瓶机、装酒机、压盖机、杀菌机、商标机等,到1942年,生产能力由原来的年产2000吨扩大到4663吨。
“4663吨啤酒”,这在当时无疑算一个生产纪录了。在日本工场长战战兢兢向天皇汇报他们的经营成果时,却没有提及“4663吨啤酒”背后饱含的中国工人的辛劳、付出和血汗。
从1937年起增建了制麦车间后,啤酒厂开始尝试使用山东本地的大麦自己制造麦芽。除了一名负责管理的日本人,制麦车间里是清一色的中国工人,最初有19名,他们是当时中国仅有的制麦生产工人。制麦工人生活极苦,尽管有些设备是半自动化,但整个生产过程以体力劳动为主,一个大麦包重90公斤,进仓、出库都是人工扛。
制麦的第一工序是选麦,因麦糠的灰土太多,工作现场极其呛人,没有任何防护工具的工人一天干下来,鼻孔就会被灰土堵住,无法喘息。时间久了,制麦工人没有谁能逃脱患上痨病的厄运。
麦芽烘干后,工人们还要冒着高温到烘干炉里用麻袋把麦芽装出来。不管冬夏,出一炉麦芽,工人全身的衣服都被汗水湿透。烘干炉经常出毛病,怕烘坏了麦芽,在日本监工的木棍下,工人们要冒着上百度的高温钻进烘干炉抢麦芽,烧伤、烫伤几乎就是家常便饭。
好读书,不求甚解;
喜说文,不激不随。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4年1月上旬刊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