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老有所养更要老有所乐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刘源隆
随着文化、旅游、科技、生态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各地政府、养老机构、慈善机构也不断探索“文化养老”的新业态、新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条件不断改善,老年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加,“文化养老”成为大势所趋,被广泛关注。
“文化养老”正契合了老年群体的期望,不仅能帮助老年人丰富业余爱好、充实退休生活,还传递了一种更为积极向上的养老理念。随着文化、旅游、科技、生态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各地政府、养老机构、慈善机构也不断探索“文化养老”的新业态、新模式,文化活动已成为日常养老服务内容之一,对于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现实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要打造文化养老服务阵地。要大力发展老年教育,满足老年群体多方位精神文化需求,为老年人提供更丰富、优质、便利的教育资源,缓解社会老龄化压力,促进所有人的全面发展和潜能实现,真正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学习才是最好的养老。截至2023年底,全国已有各级各类老年大学(学校)7.6万所,参加学习的学员2000多万人。与养老机构的“床位”相比,老年教育的“座位”是一种更积极、更主动、更经济的养老选择。特别是随着“60后”“70后”退休潮的到来,为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大力发展老年教育产业,是对老年教育事业的有力支持和补充。今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有更高消费能力的老年人口规模也将快速上升,他们趋向购买更高层次的老年教育产品或服务,如私人定制属性、“一对一”辅导等。
此外,政府部门、行业企业、高校等举办的老年大学要创造条件,从服务本单位、本系统离退休职工向服务全社会转变。
其次,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各类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科技馆、体育场馆等场所,应进行适老化改造,为老年人学习提供方便,最大限度满足老年人“文化养老”需求;聚焦老年人的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深化智慧旅游适老化工作,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大力推动各级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设立视听专区,推动博物馆建设智慧导览系统,增设语音讲解自助服务、“云观博”AR智慧博物馆系统等。
应该肯定的是,近年来,全国各地着力做好公共文化设施适老化建设,包括专设老年活动室、无障碍设施、特殊指引标识、便民服务点和医疗箱,以及提供轮椅、拐杖等,并面向老年群体实行免预约开放、设置“老年服务岗”等,老年友好环境的建设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关怀“数字鸿沟”前手足无措的老年人,在故宫博物院、苏州博物馆等诸多博物馆,年满60周岁的老年人不用网上预约,持老年证、身份证便可直接登记进入。
再次,要丰富老年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化、常态化老年文化活动,是扩大文化养老理念的重要抓手。应依托重要节日,大力组织开展广场舞、群众合唱比赛、“敬老月”等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引导老年群体积极参与,展示老年人积极乐观、昂扬向上、老有所为的精神风貌。
如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事业发展中心的博爱艺术团就是常年活跃在助老帮困一线的文艺团体。自2006年以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事业发展中心坚持每年举办纪念“5·8世界红十字日”活动,博爱艺术团先后赴全国15个城市举办大型公益晚会;还走访了全国20余个省份的养老机构开展公益演出和慰问活动,为当地老人送去高水平的精神文化食粮。上海市则依托“上海市民文化节”,每年举办各类文化艺术赛事。在合唱、舞蹈、戏曲等群众基础深厚的赛事中,老年文艺团队占比超过60%。这些有益尝试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值得被广泛借鉴,也期待今后举办更多针对老年人的文化活动。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4年1月下旬刊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