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百县万里行”走进安徽祁门 | “四个一”优势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4-02-02 16:45:32

  中国小康网讯 祁门县,是安徽的南大门,建县于唐永泰二年(公元766年),属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历史悠久、生态绝佳、人文荟萃,先后荣获全国生态示范区、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县、全国特色美丽茶乡、中国天然氧吧等多项殊荣。

  1月4日至5日,由《小康》杂志社发起的“乡村振兴百县万里行”活动走进安徽省祁门县,《小康》杂志社副社长赖惠能,浙江省之江科技智库首批智库委员、长三角五金研究院院长应向伟,杭州尚坤投资集团董事长郦政为等一行调研了祁门产业发展,并与祁门县委书记胡梅元就县域高质量发展进行深入交流。胡梅元通过“一杯茶、一片林、一束草、一颗芯”介绍了祁门的独有优势,她说:“近年来,祁门县坚持高质量发展主题主线,依托本地资源禀赋,发挥‘四个一’优势,做大做强祁红、电子、文旅、中医(药)康养四大主导产业,景美民富、政通人和的‘世界红茶之都,美丽康养祁门’建设迈出了新步伐。”

image.png

图:《小康》杂志社副社长赖惠能(左)与祁门县委书记胡梅元交流

  一杯茶:红与黑的传奇

  1830年,法国作家司汤达创作的长篇小说《红与黑》出版,开创了“意识流小说”“心理小说”的先河,也被称为法国乃至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近年来,祁门一直在书写着中国茶界“红与黑”的传奇。

  调研团在祁门红茶产业集团了解到,祁门位于世界“黄金产茶带”,绝佳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成就了祁门茶叶形美味佳、鲜香浓醇的优良品质。祁门红茶自1875年诞生以来,便以香高、味醇、形美、色艳“四绝”驰名于世,有“茶中英豪”“群芳最”之美称,其如花似果似蜜的罕见香气被命名为“祁门香”,已成为世界“有机茶、健康茶”的代名词。目前,在全球100多个饮茶国家中,红茶是世界上生产和消费量最多的茶类,占世界茶叶总销量的70%以上。其中,中国祁门红茶、印度大吉岭红茶、斯里兰卡锡兰红茶,被誉为“世界三大高香红茶”。2022年11月,祁门红茶制作技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image.png

图:体验祁门红茶传统制作工艺

  谈及祁门,红茶名气更盛,属于黑茶类的祁门安茶则少有人知,但它颇具传奇。祁门安茶比祁门红茶历史更久,具有清热解毒、祛湿解暑、安五脏顺六腑等独特作用,早年在广东等地及东南亚名气极大,被尊为“圣茶”。2013年以来,祁门安茶先后获批实施安茶省级地方标准,成功申报安茶原产地地理保护产品,荣获中国博览会黑茶“金奖”称号,安茶制作技艺也入选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茶叶是祁门最重要的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胡梅元介绍说,目前,祁门拥有茶园19万亩,人均一亩茶,现有各类茶企600余家,茶叶产量7568吨,综合产值65亿元,茶农人均茶叶纯收入超7000元,实现了“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

  在了解到祁门县联手南京农业大学开展了首届祁门红茶创意设计大赛后,赖惠能很感兴趣,并就茶产业如何适应年轻群体提出了见解。他认为:“要推动茶文化向潮文化发展,打造适合年轻人消费的新场景,把喝茶培养成一种习惯,让茶成为市场中的稳定的需求品,像喝咖啡一样喝茶。”目前,祁门已经开发生产调饮茶、保健茶、工艺茶以及文创茶礼等新产品,同时发挥茶的社交属性,加快发展创客茶馆等新场景,为茶消费赋予新的经济动能。

  一片林:深呼吸的天堂

  祁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8.64%,居安徽省首位,全年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99.2%,负氧离子年平均浓度达每立方厘米2900余个,连续5年蝉联“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称号。

image.png

图:祁门牯牛降风景区(供图:祁门县委办)

  “三十六溪清浅水,二十四重高下山。”胡梅元表示,祁门的山水资源优越,这里青山如黛,千米以上山峰30余座,华东最大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4A级风景区牯牛降,犹如一颗绿色明珠镶嵌在祁门大地之上;这里清溪纵横,阊江、新安江、秋浦河、青弋江四大水系蜿蜒逶迤,全域出境断面水质达国家Ⅱ类地表水标准,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调研团亲身体验了祁门的山水,感受到这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生态王国”。

  点缀山水之间的还有祁门厚重的历史文化,光庆堂、永锡堂、敦典堂、敬敷堂、保极堂源远流长,岳武穆遗迹、曾国藩行辕烛照春秋,千年古村磻溪、安徽最南芦溪韵味十足……祁门的每一个乡镇,都有一段历史,皆可领略一脉文化。

  近年来,祁门县抢抓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机遇,按照全域旅游“一核两线一片”空间布局,积极推动中心城区、环倒湖茶康旅度假区、环牯牛降森林康养度假区建设,文旅产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面对都市的快速发展,人们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住久了,总想着有一天回归最原始的自然,与山水为伴,与花鸟为邻,与文化为友,体验诗意画意、悠然自得的生活。是时候到祁门,与自然“林”距离接触,来一场森林深呼吸之旅。

  一束草:康养旅居目的地

  发展绿色康养产业,祁门得天独厚。祁门是新安医学发祥地之一,自古医风昌盛、名医辈出,明清两代有史可考的御医达21人,为全国御医最多的县之一,是“中国御医之乡”。祁门还是“天然药库”,药产丰饶、品质上乘,盛产祁黄精、白及等道地中药材近千种,祁蛇、祁术久负盛名。调研团在祁门县中药材种质资源圃里看到,仅该处集纳栽培的祁门县道地中药材及省内外中药材资源就有1000余个品种(品系或类型)。

image.png

图:在祁门县中药材种质资源圃调研道地药材

  2021年,祁门成立了中医药学会,建立名中医工作室,研究推广针灸、火罐、推拿、熏蒸、中药外敷、刮痧等中医特色诊疗技术,其中中医骨伤治疗、蛇伤救治、针灸康复等特色诊疗项目已是蜚声省内外。尤其是祁门的蛇伤疗法最为神秘,被称为“毒蛇克星”。在我国,每年被蛇咬伤人数达数十万,蛇伤疗法早期解毒排毒,中期扶正固本,后期活血化瘀等系统治疗,解决了蛇伤“休克、肾衰竭、感染坏死”三大难关,让蛇伤患者的治愈率达99.9%,创造了蛇伤救治的奇迹。五十多年来,作为华东地区乃至亚洲最大的蛇伤救治基地,祁门蛇伤研究院为中国蛇伤救治和毒蛇资源利用作出了重要贡献,其自主研制的户外蛇伤急救包,也成为很多国内外野外工作者、团体与组织的标配,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与美誉度。祁门蛇伤疗法也成功入选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药食同源”同样在祁门大放异彩。祁门大力推广精品中药材种植和产品研发、精深加工。已经累计培育白及、祁术、祁门黄精等种苗5400万株,总种植面积达5.63万亩。建有国家稀缺中药材种子育苗基地1个、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中药材)2个、“十大皖药”(黄精)产业示范基地3个,中药材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1个;建成皖南山区栽培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种源首个保护基地——祁门县中药材种质资源圃。祁门依托和遵循祁门名贵中药材相关工艺和食品安全规定,开发出一系列药膳美食,由名厨烹制,并经专家评定成型。业内专家盛赞其“既慰口舌之欢娱,又养身心之康健”。

  祁门还充分利用中医药和文旅资源,建立中医药养生文化休闲康复养老基地,开发食疗、药浴、禅修、太极、八段锦等特色康养项目13个,康养线路2条,其他特色康养项目正在陆续开发中,每年可接待康体疗养游客25万人次。

  “我们的目标是创建中医康养文旅名县。”胡梅元表示,下一步祁门将加快特色中医诊疗技术研究开发、扩大精品中药材种植与利用、制定发布中医(药)康养行业标准规范,植入旅居、研学、运动等多业态并实现高效协同运营,从需求端出发做强精品高端康养产品,深挖生态人文资源,推动中医(药)康养产业做强做大。

  “祁门有条件成为中医(药)康养行业标准的输出地。”赖惠能表示,放眼全国乃至全球,随着大健康产业的快速崛起,山区康养产业迎来重大机遇。祁门具有独特的中医药诊疗文化和气候环境优势,可以联合相关研究机构,针对“三高”、呼吸道疾病等人群基数较大的病种,研究制定科学规范的中医(药)康养标准体系,并选择一些自然条件合适的区域,持续打造成为康养标准示范地。

  对于祁门康养产业发展前景,郦政为十分看好。他表示,此次考察加深了对祁门产业发展的认识,尤其是祁门康养产业具有的独特优势,公司将会深入开展调研,推动项目尽早落地。

  一颗芯:电子电器聚集地

  在祁门经济开发区,调研团参访了黄山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电子电器生产企业,园区的电子电器产业集群效应已经初显规模,大功率焊接ZP整流芯片全国市场占有率已达到30%。目前,祁门拥有电子电器类企业63家,其中规上企业1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0家。祁门还拥有国内规模较大的晶闸管和可控硅生产线,产品门类包括芯片、晶闸管、塑封管、电子模块、电机、LED灯等。2023年,祁门经开区荣获“全国最具中小企业投资价值开发区”“安徽省产品质量提升示范区”,全县电子电器产业产值达48亿元,同比增长11.6%。

image.png

图:调研电子产业发展

  祁门电子电器产业历经了二轻起步、乡企迈进、民企跨步三个发展阶段,以传统的电子元器件和电子组件两大类产品的设计生产、加工制造为基础,向电子基础配件、电子整机件和强弱电子融合等集成产品的设计生产延伸拓展,产业集群基本形成,成为整个祁门县的先导和支柱产业。

  “虽然发展态势良好,但短板也很明显,尤其是全产业链条尚待补齐,产业生态还要进一步完善。”胡梅元表示。

  如何补链?内培育,外招引。一方面,紧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积极寻求与沪苏浙关联产业合作,鼓励本地企业主动为行业重点企业提供配套服务,在融合发展中壮大本地电子产业。同时,以产业规模化、技术精密化、发展集约化、制造智能化为方向,依托省级电子电器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平台,强化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的研发创新,提升产业层次水平,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全面构建支撑电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另一方面,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发挥区位优势,拥抱长三角、链接大湾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通过引进基础电子、集成电路、功率芯片、桥组模块、汽车电子、电力电子、医疗器械等领域头部企业,建设新型工业化和电子产业创新基地。

  “祁门的电子产业已经初具规模,拥有集聚发展的良好条件。”应向伟表示,电子产业是资金密集和科技密集型产业,要完善全产业链条,创造条件“招大引强”、发挥龙头效应是关键。

  祁门的发展,既有自然禀赋,又有文化赋能,更有科技加持。应向伟也用“四个一”形象地总结了祁门高质量发展的特征,即一茶红遍全球,一医调理百病,一城氧足呼吸,一芯漂扬四海。

image.png

图:调研团成员与胡梅元书记合影

  最后,胡梅元向调研团各位专家和企业家代表表示了感谢,“希望未来《小康》能够进一步发挥媒体的资源优势,搭建更多交流学习平台,为祁门的高质量发展把脉问诊、链接资源。”(郑良)

  编辑:杨嘉佳


作者:郑良
责任编辑:田小介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