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产业向未来!深海空天,竞逐新赛道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丨《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刘建华
“陆海空”三大领域,既是科技创新的重点课题,也是影响未来的战略命题。
“天舟六号”货运飞船才从文昌“上天”,“探索一号”科考船就把两艘明代沉船的世界级考古成果从深海带回了三亚。
当代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是朝深空、深海、深地进军,战略空间科技与产业发展的逐步融合正在加速改变着经济社会生活。上天下海入地,随着技术创新攻关进程,我国战略空间产业发展不断刷新高度,推动经济发展释放新潜能。
目前我国有航天相关企业超过3.5万家。其中2022年新增注册企业2080余家,新增企业增速6.3%。商业航天相关企业融资事件发生160余起,融资金额超400亿元。2022年仅深圳市海洋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同比增长3.9%,占GDP比重9.7%,涉海企业增加至近3万家,其中涉海上市企业达49家。
在政策、资本、市场等多重利好作用下,我国商业深海航天成为新“风口”。
走向深蓝
在青岛蓝谷内的问海村冯家河码头,滨海彩步道上游人如织。
时针回拨到十年前,当时的问海路沿海一带还是一片荒滩。如今,这里已汇聚了崂山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中船重工七二五所、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等一大批国家重点海洋科技项目。
这只是青岛蓝谷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青岛市赋予蓝谷引领海洋产业发展的重任,如何将科研优势转化成产业胜势,是摆在蓝谷面前的一道“必答题”。2023年以来,青岛蓝谷依托科研优势,狠抓产业起势,围绕科技成果转化、产业载体建设、城市更新等“走在前、开新局”,加快建设国内领先的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2023年5月,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大洋钻探船北部码头揭牌。该码头是我国深海探测“国之重器”——大洋钻探船的母港之一,具备船舶停靠、备航补给、指挥调度、维修养护等功能,建成运行后,将加快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开采产业化进程,推动国际大洋钻探科学计划实现领跑。
2023年10月,青岛海上综合试验场(一期)项目顺利封顶,将全力构建中国首个“测量准确性”为支撑的海上试验系统,为蓝谷海洋高端装备产业提供公共研发测试平台,加速海洋高端装备成果转化和产业集聚步伐。
青岛蓝谷在2023年坚持“项目为王”,大力提速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建设,塑强现代海洋产业。截至目前,青岛蓝谷洽谈项目70余个,接待项目考察200余次,完成签约项目44个,储备重点在谈项目10个。鹏博士上市公司总部整体迁入,百洋股份已发布迁址蓝谷公告。“清单化、节点化、责任化”抓好52个省市区重点项目建设,“国信2号”两艘养殖工船整体建造进度过半,30万吨“国信3号”完成概念设计。
在深圳盐田港远眺,一艘艘远洋货轮集聚在锚地,等待引航进港;临近的港区堆场内,满载着“深圳制造”的数万个集装箱静候出海;“新奥普陀号”在大鹏LNG码头给自己补液后,开往港区为靠泊的集装箱船加注……发达的航运业已经成为深圳海洋经济的一块“金字招牌”,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多年全球排名第四,2022年达到3003.56万标箱,深圳也已成为全球第四个、华南首个具备LNG加注服务能力的枢纽港。
除了航运这一优势产业,深圳海洋油气开发已颇具规模,海洋工程与装备制造、海洋电子信息、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等新兴产业也迅速发展壮大。深圳海洋工业日益彰显力量,吸引更多深企加速掘金。
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一号”,于2022年10月在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的南海东部油田投用,开辟我国深水油气资源开发新模式。
而在我国的最南端海南省,服务保障国家重大项目的同时,正充分发挥“温度深度纬度”的优势,打造种业、深海、航天科技创新高地,推动“陆海空”三个未来产业快速发展。
在海南,我国首个深水高压气田项目“深海一号”二期工程作业正在加紧进行,作业水深近千米,完钻井深超过5千米。
我国自主研发的深海机器人正在一望无际的南海进行下水试验,为下一次科考作业做充分准备。万米深潜从崖州湾畔启航,一个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深海科技城在崖州湾畔拔地而起,推动深海装备、海洋能源、海洋生命科学、海洋牧场、海洋公共服务等领域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
目前,海南省深海技术实验室已投入运行,以深海科技创新公共平台、南海地质科技创新基地、海南省深海技术实验室等平台为主体,推动国家深海基地南方中心平台建设。
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深地一号”钻井已探入地下近万米,刷新亚洲陆上最深水平井纪录。上天下海入地,随着技术创新攻关进程,我国战略空间产业发展不断刷新高度,推动经济发展释放新潜能。
进军航天
2021年4月,齐鲁一号和齐鲁四号卫星搭载长征六号运载火箭点火升空,成功进入距离地球500千米的预定轨道运行,这是山东首次发射自己的高分辨率商业遥感卫星。卫星数据应用从传统的自然资源普查、生态环境保护等进一步拓展到农业生产、金融、能源、大宗商品贸易等新领域。
空天信息产业的广阔市场空间,吸引众多城市“抢滩”。安徽合肥提出将依托空天信息产业打造新的增长极,力争“十四五”末全产业链总规模达到约1000亿元;浙江杭州提出,以云栖小镇为支点,推动空天信息技术与城市大脑等技术深度融合,形成体系化的数据获取、数据处理和数据应用能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院长吴一戎表示,中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与其他观测手段不断进步,空天信息获取能力大幅提升。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技术,空天信息将与各领域和行业应用信息深度融合,赋能产业、经济、社会的数字化转型。
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中国航天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加强卫星公益服务和商业应用,加速航天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推动空间应用产业发展,提升航天发展效益效能。
旭日东升前,文昌淇水湾的沙滩一片寂静,不远处的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早已热火朝天。这是我国首个开工建设的商业航天发射场,为了实现2024年常态化商业发射的既定目标,这片土地一刻也没有停下建设的步伐。
2023年12月29日上午8时,持续作业了542个昼夜的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中心热闹非凡,悦耳的音乐与欢笑声此起彼伏。9时25分,在一片沸腾声中,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中心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邓忠宣布,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中心一号发射工位正式竣工。
早在2022年中国航天大会上,多位专家就一致表示,海南具有发展航天应用产业的优势和潜力。国家航天局也明确表示,将继续支持推动商业航天企业落地海南,发展“航天+”智慧海洋、生命科学、智能制造、新材料及文化科普旅游等产业。
现在的海南,正充分发挥发射场主场优势和自贸港政策优势,持续加大航天产业和太空经济的支持力度,打造以航天高端产品研发制造、空间大数据、空间信息应用为代表的产业集群,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三链”产业正加快同构,以火箭院、中国星网、航天局高分中心、中科院空天院为链主的产业链生态逐步形成。
在中国东部沿海城市山东海阳的东方航天港,从“海之蓝”奔赴“天之蓝”,海阳向着“天上有星、海上有船、陆上有箭”的目标全力进发。
2019年6月,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以海阳港为母港,成功实施中国首次海上运载火箭发射。海阳以此为契机,规划建设了东方航天港。自此,航天产业为这座滨海小城打开了一片“逐梦星空”的新天地。
2023年3月30日,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发射升空,而火箭的总装、测试工作则是在海阳东方航天港完成的。目前,海阳固体火箭产业基地已具备年产10发固体运载火箭的能力。
依托火箭制造和发射,东方航天港把产业链条向空天信息服务延伸,发展卫星星座运行、遥感数据服务、空间信息服务等,一个集海上发射、星箭产研、卫星应用等于一体的百亿级空天产业集群正加速崛起。
持续进军
空天信息产业是指运用空间基础设施和技术手段,收集、存储、处理和分析来自空天领域的信息并提供多样化服务的新兴产业,主要由卫星制造、天基运营、地面平台和下游终端应用等环节组成。
作为一种前沿新兴信息产业形态,空天信息产业以卫星等空天基础设施为依托,收集、存储、处理、分析来自空天领域的信息,为政府、企业和公众等提供多样化信息服务。空天信息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的火箭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地面设备制造,中游的卫星运营和下游的数据应用服务等,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曾经“遥不可及”的卫星,随着制造和运营成本大幅下降,正大踏步走向商业应用。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雷斌介绍,随着技术不断突破,高分辨率0.5米级的光学卫星成本已经从几亿元降到几千万元,卫星重量也从以前1吨多降到200公斤左右。“硬件设备成本的下降,带动了数据成本降低,从而让更多行业用得起数据。”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空天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产业链不断延伸,进入高速发展的新阶段,应用也在深入到各行各业。伴随着低轨卫星星座的全面建设和卫星数据消费市场的兴起,融合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科技的空天信息产业正在加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智能协同计算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在四川成都正式落地运行后,天府绛溪实验室先进计算前沿研究中心副主任陈爱国说,实验室重点研究泛在智能计算体系、覆盖云边端的新一代智能算力及网络基础设施体系等,着力关键技术攻关,引领云边端智能和算力协同科技创新,还将在智能协同计算方面形成持续引领能力,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陕西正在实施“追光计划”,大力发展光子产业,打造大科学装置。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基石,光子凭借超高速度、超高带宽、超低损耗等物理特性可以有效解决信息传输速率和功耗问题。“能够有效推动我们在材料、量子、生物医药等领域的研发突破和科学突破。”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研究员米磊说。
当代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是朝深空、深海、深地进军,战略空间科技与产业发展的逐步融合正在加速改变经济社会生活。近年来,我国坚持把航天技术和产业发展相结合,不断开辟新领域新赛道,伴随着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当前,未来产业已成为各地发力经济、谋划长远的重头戏。
“陆海空”三大领域,既是科技创新的重点课题,也是影响未来的战略命题。从一粒种子到无垠海洋,再到浩瀚宇宙,我们正以敢闯敢干的基因、开放包容的精神,瞄准机遇,向未来出发。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4年2月上旬刊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