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两会”热点】海南省:决战封关运作“一号工程”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 孙媛媛
海南将于今年全面完成软硬件建设,充分开展压力测试,守住风险防控底线,为2025年底前封关运作打下决定性基础。
摄影/宁颖
1月23日,海南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海南省省长刘小明作政府工作报告。在这场会议中,最瞩目的当属海南省“一号工程”,即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
《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记者了解到,2023年海南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5%,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7%,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分别增长15.3%、29.6%,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3%、8.3%,多项指标增速在全国名列前茅。
2024年,海南省将举全省之力决战封关运作“一号工程”,全面完成软硬件建设,充分开展压力测试,守住风险防控底线,为2025年底前封关运作打下决定性基础。
刘小明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稳步推进。全岛封关运作项目建设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标志性和基础性工程,是海南省“一号工程”。今年,海南省要更高水平深化改革开放,以自贸港建设引领“大开放、大改革”,激发内生动力活力,形成更多具有自贸港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
“集中力量打好封关运作准备攻坚战,关乎国家重大战略落实和各界对自贸港的预期。”刘小明在报告中说,2023年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准备全面铺开,31个封关项目主体工程基本完工,33项政策制度设计加快推进,27项压力测试任务实质性开展20项。“零关税”政策累计进口货值195.7亿元人民币。
刘小明表示,海南省今年将全面完成封关软硬件建设。落实封关方案,推动系列配套文件出台;滚动实施压力测试项目,拓展应用场景、扩大测试样本,对政策制度、封关设施、系统平台、管理能力等进行全方位、全流程压力测试;明确“二线口岸”管理运行机制和通关业务流程,构建前推后移、集约便利的监管模式;开展封关运作软硬件项目查漏补缺;勤俭建设自贸港;专项评估封关运作准备情况。
刘小明说,今年海南还将推动自贸港政策优化扩效。推动出台海关监管办法、进口征税商品目录、禁限类货物物品清单等封关运作核心政策制度,研究推进自贸港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政策优化,推动延续新增境外直接投资免征企业所得税、新购置资产一次性扣除或加速折旧和摊销等优惠政策;推出一批更具全局性和影响力的制度集成创新成果,加强宣传和复制推广;上线运行多功能自由贸易(电子围网)账户;加强涉外领域法治建设,完善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涉外法规;开展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应用攻坚。
经过努力攻坚,海南自贸港建设配套措施越来越完善。去年,境外高等教育机构办学、邮轮港口海上游航线试点等配套政策相继发布。
此外,儋州市10个封关运作硬件项目全部如期建成,洋浦港封关项目配套工程开工建设;海南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建设项目,海口海关智慧监管业务技术用房建设项目,海口海关植物隔离检疫中心文昌、三亚苗圃升级改造项目均已实现封顶。
2024年,海南自贸港将加快落实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试点任务,进一步优化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措施;加快建设数字保税区,推动出台新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扩容全球自贸区(港)伙伴计划……一项项措施的落实,一个个成果的取得,都将为封关运作“一号工程”成功实施打下良好而坚实的基础。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4年3月上旬刊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