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陈震:加强侗族木构建筑营造的保护与传承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4-03-09 17:19:17

  中国小康网北京3月9日电 (记者 殷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传承好非遗文化和项目,对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至关重要。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县县长陈震,建议要加强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保护与传承,推动民间文化艺术走向世界,加快推动城乡融合、促进少数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

1709975914527912.jpg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县县长陈震(中间坐者)

  陈震代表介绍,侗族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其木构建筑是侗族数千年农耕文明进程中不断进化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建筑文化结晶,体现了侗族人民团结统一的民族观、绿色发展的生态自然观。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具有极高的建筑工艺价值、艺术价值、经济价值,因此,他建议从以下六个方面加强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保护与传承,助力侗族民间文化艺术海外传播。

  一是建议国家有关部委加大投入资金和指导,支持具备条件的侗族集聚地区,成立非遗传承保护学校,由地方人社、科技、商务、工信和文旅部门组织非遗传承人定期开展培训,逐年申报形成木构传承人梯队,使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得到有效传承,培养更多年轻有文化、有世界视野的“大国工匠”。

  二是建议国家有关部委支持具有区位优势条件的侗族集聚地区建立侗族博物馆,如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作为广西唯一的侗族自治县,位于湘、桂、黔三省(区)交界,交通便利,且拥有程阳永济桥、马胖鼓楼等知名传统侗族木构建筑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程阳八寨,具备强大的文旅市场号召力,建立侗族博物馆可向来自全国乃至全球的旅客展示侗族木构建筑文化,形成传统文化名片,扩大文化影响力。

  三是建议国家有关部委支持中国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申报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侗族木构建筑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增强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影响力、吸引力,有效推进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

  四是鼓励开展民间外交活动,推动民间文化艺术海外传播。建议国家有关部委对自费组织的民间外交活动给予适当的支持,通过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以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为载体,打造侗族传统文化品牌,推动民间文化艺术海外传播。

  五是将侗族木构建筑纳入一乡一品文创产品体系,三产联动让传统技艺成为新质生产力。建议侗族木构纳入一乡一品文创产品体系,并深化侗族木构IP形象在文旅、特色农产品上应用推广,通过IP授权、联名开发、直播带货、特色体验店等多种形式的应用成为引领侗族同胞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的新质生产力。

  六是高标准引领侗族木构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议由全国性行业协会牵头提出侗族木构标准体系的立项目录,鼓励侗族木构各应用领域组织专家制定系列团体标准,由纳入地方预算的标准化工作经费予以保障标准制定和贯标培训等工作,并在相关侗族木构建筑的建设和验收过程要求符合相关标准,提高侗族木构标准的应用性,确保该技艺保护和传承的有效性。(完)


作者:殷云
责任编辑:李煦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热点文章
独家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