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4-03-17 10:12:27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 | 《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麦婉华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作为经济第一大省、制造业大省,广东拥有丰厚的科技创新资源和雄厚的科技创新实力。新的一年,广东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2月18日是农历新春第一个工作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的讲话中,多次提到了与科技相关的内容。

  黄坤明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高水平人才高地等全面建设,鹏城实验室、广州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国之重器”相继布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等密集落地,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科技领军企业等积厚成势。广东具备了坚实的产业科技创新基础和创新优势,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7年全国第一,全省上下形成强烈共识:高质量发展是广东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出路,高质量发展本质上是创新驱动发展。要坚定不移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把创新落到企业上、产业上、发展上,奋力建设一个靠创新进、靠创新强、靠创新胜的现代化的新广东。

  致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这一年,广东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记者了解到,广东一体推进教育强省、科技创新强省、人才强省建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释放强大动能。广东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牵引,加快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链,全省研发人员数量、发明专利有效量、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有效注册商标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均居全国首位。打造科技体制改革示范地,启动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创新构建使命导向的科技计划评价体系,职务科技成果管理改革试点深入推进。

  广东打造重要的原始创新策源地,将1/3以上的省级科技创新发展战略专项资金投向基础研究,鹏城、广州国家实验室全面顺利运行,获批组建15家全国重点实验室,人类细胞谱系、先进阿秒激光、冷泉生态系统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获批立项。打造关键核心技术发源地,扎实推进核心软件攻关、“璀璨行动”等重大科技工程,在新一代通信、终端操作系统、工业软件、储能与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一批突破性成果,麒麟高端芯片实现自主规模应用,体外膜肺氧合系统、高端核磁共振设备、高端手术机器人等打破国外垄断,企业技术创新活力强劲。

  广东打造科技成果转化最佳地,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1+9+N”体系布局建设,在生物、纳米领域获批建设2家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广州、深圳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城市,预计全省企业享受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金额超6800亿元,技术合同认定登记金额超4400亿元、约占全国1/10。打造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地,推动省创新创业基金实体运作,开展“补投贷”联动试点,新增50家科技型企业上市,科技信贷余额超2.3万亿元、规模居全国首位,科技保险为8.96万家企业提供风险保障2万亿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达2307亿元、同比翻了一番。

  广东还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28所高校的220个学科入围ESI全球排名前1%、27个学科入围前1‰,华南理工大学、南方科技大学获批建设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中山大学等6所高校立项建设省高等学校基础研究卓越中心,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首次招收本科生。深圳、佛山入选首批国家市域产教联合体,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成为“十四五”期间全国首家获批的公办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全省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分别达94万人、690万人,有效持证外国人才达4.5万人,一大批海内外人才纷至沓来。

image.png

  广东要以应用牵引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产业与科技互促双强。图为先进制造业企业工厂内的生产现场

  持续营造有利于科技发展的环境

  “新的一年,将坚定不移把创新落在企业上、产业上、发展上。发挥应用场景多、产业配套强、成果转化快的优势,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链,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将夯实产业发展源头根基。”这是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广东省科技厅党组书记龚国平关于广东科技创新发展的讲话。

  据悉,在新的一年,广东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开工建设散裂中子源二期、先进阿秒激光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推动江门中微子实验站、未来网络试验设施(深圳分中心)建成运行,积极争取人体蛋白质组导航国际大科学计划,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粤港澳应用数学中心等建设,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同时,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广东实践,争取国家在大湾区部署若干科技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联合港澳科技力量深度参与重大科研攻关任务。深入实施“广东强芯”、核心软件攻关、“璀璨行动”等工程,加快破解“卡脖子”技术。推进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在新型储能与新能源、海洋科技等领域布局一批重大专项旗舰项目,加大源头性技术创新和储备。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鼓励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探索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项目经理人制改革,推广应用“业主制”、“板块委托”等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形成科技创新揭榜领题、赛龙夺锦的生动局面。

  广东还在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方面不断提升。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布局一批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平台,打造“有组织科研+有组织成果转化”于一体的科技创新枢纽。完善科技孵化育成体系,用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策,优化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高水平创新研究院等平台布局。支持高校、科研事业单位全面开展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改革,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先行示范省建设,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开展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盘活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科技成果转化是创新价值链跃升的“最后一公里”,要推动更多首台(套)设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首测试场景在省内率先使用,着力畅顺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

  科技创新是制胜未来的关键变量。广东将以应用牵引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产业与科技互促双强,把创新落到企业上、产业上、发展上,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4年3月中旬刊

作者:麦婉华
责任编辑:明晓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