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保护黑土地的自然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4-03-21 15:00:33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戴荣里

  保护黑土地,意味着保护黑土地的自然性,让黑土地恢复其自然生息的可能性。遵循黑土地形成的自然规律,是人类应该注重的基本原则。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粮食的生产依赖丰腴的土地,黑土地向来有“一两土、二两油”之说,是“土地中的大熊猫”,支撑着粮食生产的数量和品质。目前世界上,有四个区域有黑土地,成为主要的粮食产区,我国的黑土地主要分散在东北和内蒙古,由于人类频繁的活动和不正常的耕作方式,加之风蚀和水蚀,黑土地的数量在减少,品质在蜕变。保护黑土地的自然性,成为当务之急。

  黑土地的形成,有其自然、历史原因。自然原因在于当地的土质、气候适宜黑土地的形成,长期的植被覆盖和蓄水能力让黑土地的面积得以扩大,黑土地在自然气候条件下,形成了适宜植物生产的土质,这种土质的大空隙和高含水量促进了动植物的成长。黑土地内有蚯蚓蠕动,增加了土地活性,旺盛的植物又给地上、地下的动物带来了生存链条上的依赖。东北黑土地的形成与人类活动的相对稀少、自然沉积物的形成与生态环境稳定性有关。黑土地曾给我国带来丰厚的滋养,让东北这片神奇的黑土地,充满了迷人的光芒。

  黑土地的毁坏与减少,也有深层次的原因。人类活动的加大,改变了自然气候生态,水蚀和风蚀加剧;过多地使用化肥,让黑土地进一步板结;过分地使用机械深耕,导致土地表层腐殖土的破坏,造成了黑土地品质持续下滑。黑土地毁坏的结果,势必影响黑土地的原生态品质,黑土地的减少,会大幅度影响粮食的产量,影响我国的粮食安全。

  保护黑土地,意味着保护黑土地的自然性,让黑土地恢复其自然生息的可能性。遵循黑土地形成的自然规律,是人类应该注重的基本原则。过分开垦和使用土地,让黑土地缺少自我恢复能力,是毁坏黑土地的表现。

  “梨树模式”为黑土地恢复元气积攒了经验。讲究“衣食住行”是“梨树模式”的基本经验,通过秸秆还田,大地覆盖上一层厚厚的“衣服”,黑土地因此而获得蓄积水量、滋养生息的效果;那些在黑土地里的蚯蚓等动物和微生物,有了新鲜的“食”物,就可以增加黑土地的空隙,保证黑土地的疏松;“住”则是指少对黑土地进行干扰,保持黑土地的相对稳定性,让黑土地踏踏实实地保持休养生息的状态;“行”则是通过植物根系和动物以及微生物的活动,形成大小结合的孔隙通道,让养分畅通无阻,凸显黑土地的超强活力。这种以秸秆覆盖、全过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为核心的“梨树模式”,既满足了粮食增产,又保护了黑土地。叠加效应的产生,是遵循黑土地自身发展的规律而通过农业科学家的反复试验形成的,目前正成为恢复黑土地生息的可靠手段。

  保护黑土地的自然,意味着要像呵护生命体一样呵护黑土地,遵循自然规律,不急于求成,不随便用蛮力,“好心办坏事”,把不该有的人类活动强加给黑土地,让黑土地有自然生息的时间和空间,这样黑土地才能真正恢复其原始的活力。从某种意义上说,保护黑土地就是保护人类自己。让黑土地均衡、有节奏地像一个生命体一样,黑土地自身才会回报人类。反之,以一颗贪婪之心疯狂地向黑土地索取,我们最终失去的必然是黑土地的恩赐,粮食安全也会变成一句空话。

86841624684843_.pic.jpg

偏向于城市建筑的作家,

动情于哲学思考的工程师。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4年3月下旬刊

作者:戴荣里
责任编辑:白静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热点文章
独家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