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浙江美丽乡村与天台三井文化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4-03-26 08:24:56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白益民

白益民1.jpg

  浙江天台山地区是中华“和合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是“中国和合文化之乡”与“中国和合文化传承基地”。作为当地“农业产共体”的龙头,三井村的模式已成为打造乡村发展“新引擎”的典范。

  “展和合之韵,绘乡村之美”。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辩证运用“和合文化”理念去解决问题、调和各种关系,对于挖掘并发挥其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和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三井村形成农业产业链

  三井村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广度乡的中心地段,有着丰富的山地资源和农业资源。不仅如此,三井村还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被誉为“东南禅窟,历代祖庭”的三井寺也在此处。

  近年来,三井村积极组建“联络站+农户+技术团队”三位一体的“农业产共体”,通过果蔬加工、冷链仓储、直播带货等多种经营模式,打造特色农副产品“种植-采摘-包装-营销”的全产业链条,至今已整合了当地13家果蔬合作社和376户农户。

  对此,三井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俊杰表示:“这几年,村里积极引进网络达人,孵化村播模式,通过直播带货,让当地的水蜜桃价格从原先两三元每斤到现在的七八元每斤,还供不应求。”三井村的“农业产共体”真正实现了推动农业商业融合,促进产业提升,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数据显示,三井村已经实现高山杨梅、高山水蜜桃等特色农产品销售额超2000万元,并带动周边600余户种植户实现年均增收4万元。不仅如此,未来三井村还将谋划启动三井康养文化园项目,积极打造三井康养文化,把三井村建设成精品村,吸引更多的游客。

  事实上,“农业产共体”完全可以理解为传统“农业合作社”的升级版本,即“合作社2.0”,在发挥帮助农民完成销售农产品、提供生产资料等基本功能的同时,还会为农民提供销售、管理等多方面的产业发展培训,为果蔬业的品牌化、产业化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在日本,日本农协是日本乡村振兴的重要主导者,其在农业推广、农业金融、农业服务业等方面,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实际上,三井村的“农业产共体”已基本上形成了类似日本“产商融”三位一体的农村农业财团模式结构。

  作为当地“农业产共体”的龙头,三井村的模式已成为打造乡村发展“新引擎”的典范。

  “和合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浙江省台州市一直都是农业产业化发展比较好的地区,主要原因是当地民营企业发达,以及地方政府重视和支持。当然,背后的文化因素也值得重视。三井村所在的天台山地区正是中华“和合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是“中国和合文化之乡”与“中国和合文化传承基地”。

  中华“和合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民族讲究“和”“合”由来已久。早在黄帝时期(约公元前2500年),伴随着农耕文化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开始安居乐业,“和合”思想也开始萌芽。其后,出现了“宇内和平”“天下太平”的场景,也正式开创出了“和合”的社会大环境。

  中华上下五千年,我们的祖先创造了无与伦比的文化,而“和合文化”正是其中的精髓之一。“和”指的是和谐、和平、中和等,“合”指的是汇合、融合、联合等。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乡村振兴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浙江天台山地区的地方政府以“和合文化”思想为引领,推进环境整治、农房更新、产业招引,培育休闲度假、古村探游、亲子研学、黄茶体验、慢生活康养等五大产业板块,培育出以研学、创意、山居为三大特色主题的农文旅产业带。

  浙江台州的天台山地区运用“和合文化”,把自然环境整治与人居环境建设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批如“礼佛国清寺、问道桐柏宫、仙游琼台谷、隐居塔后村”等乡村共富的主题旅游线路,打造出“景秀、业兴、民富、和合”的新时代美丽乡村画卷,成为乡村经济转型发展的“天台模式”。

  事实上,“和合文化”早已经融汇到这里的自然脉络之中,沁入到当地老百姓的生产生活之中,繁荣悠久的乡土文明为天台山地区的乡村振兴提供了内生动力。“和合”这个概念非常适合乡村的未来发展,也为乡村振兴战略下美丽乡村的下一步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新实践、新成果和新经验。

  “和合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和而不同”“以和为贵”“和实生物”等思想精髓,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目标是一致的。和合天台,以山为骨、以水为韵、以绿为脉、以文为魂,全面支撑起一个“让城市更向往”的美丽乡村所应具备的脊梁。

  在天台山地区乡村振兴的实践过程中,以“和合不同”为基调,宜居环境各美其美。以“天人合一”为目标,迭代升级片区组团。以“以和为贵”为指导,丰富乡村文明规范。以“和实生物”为理念,夯实乡村共富家底。因此,“和合文化”不仅是一种方法论,更是一种生存哲学。

  天台乌药传日本

  2023年,“浙江天台乌药林下栽培系统”成功入选农业农村部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乌药有行气止痛、温肾散寒的功效,天台乌药是乌药中的上品。历代本草典籍中记载:“乌药,以产天台者为胜,故称天台乌药或台乌药。”

  天台乌药是传承天台山文化的具象表现,其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从周朝至今跨越了2000多年的历史时空。据史料记载,天台乌药凭借其补精气、理肠胃的特殊疗效历来为皇家宫廷御用。

  秦始皇派遣徐福东渡日本的故事,托起了一个千年不老的神话。据传,徐福当时也将天台乌药带到了日本。如今,在日本和歌山县新宫市的徐福墓侧,乌药葳蕤成林。那里至今还流传着一支天台乌药永恒之歌。

  据说徐福到了日本后仍然在寻找“不老仙草”,在很多地方留下了足迹和传说,其中就包括静冈。如今的静冈是日本茶叶第一大产区,当地茶园面积近30万亩,占日本茶园面积42%以上。

  作为日本农业农协机制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缩影,静冈通过“产商融”三位一体的模式真正形成“茶叶产业生态”,实现了“一套让专门做农民的人能很好生活的体系”。

  传说,徐福东渡日本不仅为其带去了“不老仙草”天台乌药,同时也带去了诞生在华夏大地的“三井文化”。不过,据考证,以徐福为原型的日本神话人物“天儿屋命”正是日本飞鸟时代的名臣藤原镰足的祖先,而藤原镰足又是三井家得姓始祖三井信正(约1100年由藤原改姓三井)的远祖。

  日本在承接华夏文化的过程中,三井家族的先祖们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了解,三井家先祖曾屡次作为遣唐使入唐求学,并将“三井文化”真正融入日本的文化之中。

  1979年,日本新宫市市长濑古洁把三盆从天台移植到日本的天台乌药苗作为国礼赠送给中国代表团。一株天台乌药,见证了中日2000多年文化交流的历史。如今,回到华夏大地的不仅仅有几盆“仙草”天台乌药,同时还有凝聚了“三井文化”智慧的“产商融”三位一体发展模式。

(作者白益民系中国投资协会新基建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绿发会绿色企业工作委员会首席经济学家。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4年3月上旬刊


作者:白益民
责任编辑:明晓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热点文章
独家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