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认知运算期儿童的编码原料问题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胡晓生
儿童学习的材料必须和儿童已有的经验有一定联系,同时又要足够新颖,太熟悉的东西因为司空见惯,就容易忽略,完全生疏的东西则让人迷惑不解。
小学四年级的儿童最近有点小得意,她说小作文得了好几个“优”,对这个曾经的写作困难症患者而言是个不小的进步。我细看了一下内容,有海南看到的池塘和菜园子、有在昆虫课上完成的高难度任务、有户外营抓到的大蚕蛾……都是假期带她旅游的经历,在老师给出的命题作文里面各种呈现。因为题材新颖,不难得优。
我赶紧表扬,并询问:“进步很大呀!为什么有这么多灵感呢?”孩子说:“我刚刚经历了好多好玩的事情,都可以拿来写呀!下次写我带回来的毛毛虫变蝴蝶的事。”
这是一次典型的信息输入与输出的传播过程,是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的应用实践,体现了信息编码/解码过程中最重要的要素,即效率。本次信息传播输入阶段是在旅行过程中,这个期间儿童的情绪放松、心情愉快,乐于探索和接受新鲜事物,因此,信息输入效率是比较高的。
在旅行过程中,她看到了以前没看过的南方的菜园子、池塘里的大鹅和鸭子。在热带雨林中发现昆虫,很多南方昆虫种类跟北方不一样,一样的种类外观还有所区别;老师把发现的昆虫放在手上让同学们近距离观察……信息传播是现场的、可触摸的,而不是“书上得来”的,这种输入减少了信息的对抗性解读,因此,信息可以高效而且印象深刻地解码,内化在她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形成了知识习得的新图式。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理论,儿童对新的信息的习得与结构化要经历几个阶段,首先取决于内在的驱动力,其次要经历新旧信息的冲突、同化,最后是顺应与接受的过程。根据他提出的适度新颖原则,儿童学习的材料必须和儿童已有的经验有一定的联系,同时又要足够新颖,这样才能产生认知上的不协调和充足,引发学习的兴趣。太熟悉的东西因为司空见惯,就容易忽略,完全生疏的东西则让人迷惑不解。
还清晰记得之前的一个经历,是在一次观看航天员生活的纪录片之后,学校要求该儿童撰写观后感。我记得那次她咬了一晚上的笔头,说:“脑子里面一片空白啊……就记得宇航员用两米长的吸管喝果汁。”然后,交了白卷。该儿童对航空知识完全生疏,而且缺乏兴趣,航天纪录片与日常经验没有交集,无法在固有认知中形成同化与顺应。那是一次失败的学习案例。
在本次观察中,此儿童对昆虫发现与探索有兴趣,具有极大的学习内驱力,通过去往陌生城市,提供陌生环境让她探索昆虫知识和相关联的自然环境,这就使儿童有了适度新颖的学习可能。儿童可以在这个环境下实现高效的信息解码,形成内在全新的知识图式,即知识的成功同化。
信息传播内化并编码成功之后,就为信息输出提供了可能。写作是知识输出的出口,在这个过程中,儿童进行了新知识信息的解码。信息解码的过程是由受众积极主动地进行解读与重构,这个过程中没有对抗性压力,完全经由儿童个人的经验与个体对信息的理解来进行。
因此,儿童在小作文中详细描述了她看到的情景、她捕获的昆虫,以及她为此付出的努力,成功输出了旅行带来的新知识,完成了同化与顺应的全过程。
皮亚杰提倡让儿童主动自发地学习,知识不是外界客体的简单摹本,也不是主体内部预先形成的结构的展开,而是主体与外部世界不断相互作用而逐步建构的结果。9岁儿童处于认知运算期,需要大量的原材料以进行数学、逻辑学和语言学的运算,小学四年级的语文教学每周好几个练笔作文,也对学生的生活与阅读经验提出了要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用传统的解释方法是增加学识,理论上则是解决了认知运算期儿童知识同化的原材料问题。
(本文作者系《小康》杂志社副总编)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4年4月上旬刊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