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光点亮幸福高要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2-08-18 07:42:05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张玉荣

  近年来,在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工作中,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聚焦“在哪干”“谁来干”“怎么干”问题,以筑阵地、建队伍、强服务、求创新为抓手,打造出“合理投入、产出高效”的文明实践建设“高要模式”。

微信截图_20220818073859_副本.png

2022年1月,肇庆市高要区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文艺志愿服务活动。

  80多岁的冼务金,是一名退休军人。2000年,他退休后回到家乡肇庆市高要区白诸镇上孔村,建起一间书屋。20多年退休生活里,冼务金坚持做党史资料的收集者和宣传员,依托榕树头和自建书屋定期给村民办党史知识展览,把党史带进乡村。在冼务金的言传身教下,当地学党史、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氛围日益浓厚。冼务金也被评为全国“乡村阅读榜样”。

  润物细无声,高要区积极发挥老党员的精神力量,组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推动乡村阅读,助力文化振兴。近年来,在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工作中,高要区坚持党委牵头,“三级书记”统筹指导,站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增进人民福祉的高度,聚焦“在哪干”“谁来干”“怎么干”,筑阵地、建队伍、强服务、求创新,通过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打造出“合理投入、产出高效”的文明实践建设“高要模式”。

  着眼“在哪干”,四级阵地延伸到村

  炎炎夏日,高要区园林园内,绿树掩映下有一座简易小舍,虽然占地面积仅20来平米,服务项目却多种多样。这是高要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站——公益小舍。小舍窗台下不少老人家带着小孩在乘凉游玩,小舍内摆放着药箱、针线包、饮水设备、爱心雨伞等随时提供便民服务。

  高要区志愿者联合会负责人罗燕飞告诉《小康》记者,小舍除了对外提供日常帮助、旅游咨询、指路导购等免费服务,还会定期开展血压测量、爱心义剪、扶贫助学、心理咨询、疫情防控宣传和志愿者招募等公益活动。

  就像一束光,一座公益小舍便是一个光源。以小舍为起点,同心所向,高要区全区各个角落闪耀着新时代文明的光芒。高要全区共建成37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成立志愿服务队415支,共开展文明实践活动超1.1万场次,服务对象超40万人次。随着文明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高要的精神文明迎来了新面貌、新气象。

  在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中,高要区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不搞大拆大建,把分散在各地的旧祠堂、老建筑、古民居等空置场地有效地整合起来,因地制宜地改造为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实现资源共享。比如,回龙镇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正是依托传统建筑回龙书院建设而成,建在活道镇革命教育基地的文明实践点则起到保护和激活红色遗址资源的作用。

  落实“谁来干”,拓展服务宣讲阵营

  2022年,高要区着力构建宣讲矩阵,持续深入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六进”宣讲工作,在理论宣讲中传达核心价值观,通过开展志愿活动服务宣讲工作,做到新时代文明实践与理论宣讲相互融合,取得良好成效。

  据了解,高要区目前已构建完善区、镇、村三级宣讲队伍、主要部门统筹协调的立体工作网络,着力打造“领导讲政策、专家讲理论、百姓讲故事”宣讲矩阵。不断充实宣讲队伍,以适应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需求:挑选专家学者,壮大区委宣讲团成员至23人;从党政机关和各镇(街道)领导班子中挑选熟悉形势政策的领导干部组建140多人的领导干部宣讲队伍;以身边好人、道德模范、优秀企业代表,村干部、致富能人、村居“五老”、新媒体从业人员等为主体,组建350多人的百姓宣讲队伍。

  通过日常宣讲,高要区推动理论武装常态化制度化,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此外,该区还积极、充分调动乡土文化人才、科技能人、“五老”人员、退休文化工作者、先进人物、文艺志愿者、创业返乡人员加入志愿服务,有效地拓展服务宣讲阵营。

  聚焦“怎么干”,滋养百姓幸福生活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尽管空间不大,但是巧妙地和非遗、文化、科普、志愿活动等各方面有机结合,浸润着百姓生活的点滴。

  走访中,《小康》记者发现多个高要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均设置图书室、老人活动室、少儿活动室、电子阅览室等多个市民活动空间。新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根据当地特色,开辟了一间洋篮展览室,各式各样精美的洋篮令人眼前一亮。

  新桥竹编产品享誉四方,在上世纪80年代,新桥镇有近20家编织工艺厂,大批量生产“洋篮”远销欧美、北美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如今,为弘扬这一有着100多年历史的非遗传统文化,新桥镇还会定期开展活动组织青少年跟着手工艺人及志愿者了解新桥竹编、洋篮文化,体验不同编织手法。洋篮博物馆建设也正在推进,为高要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提供新领域。

  正值盛夏,高要区也不忘“热情绽放”,积极推出“彩虹计划,精彩一‘夏’”未成年人暑期进社区主题活动。活动以“爱国主义、劳动教育、家庭教育”为主题,通过音乐、美术、手工等形式,进一步丰富新时代文明实践内涵。此外,为丰富群众的业余娱乐活动,高要区文化馆则另辟蹊径、大胆探索实践“文化相亲”,由文艺骨干深入镇村广场、群众家门口开展广场舞培训活动,共同进行节目创作排演,让群众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文明之光离不开文明践行者的无私奉献。在高要,“红马甲”“志愿红”,是常态化文明创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他们用真心让文明意识融入群众日常,让文明成果惠及千家万户,让文明新风拂润百姓心底。科技科普志愿服务队结合当地科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选择以智能机器人、昆虫仿生学、航天航空、太阳能以及农业现代化等为主题,开展一系列新时代文明实践科学普及志愿服务活动,把科学技术普及社会大众,从而推动全区形成崇尚科学新风尚。

  群众在哪,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新时代文明实践在高要区已蔚然成风,赋予了城市独特气质,滋养着百姓幸福生活,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常态化文明创建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2年8月中旬刊

作者:张玉荣
责任编辑:明晓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