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开建
北京青年报讯(记者 王斌)作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新型基础设施,AI(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已成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重要技术“底座”。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由市区两级共同支持的北京市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已于9月15日在中关村科学城启动建设。该平台由北京电信和京能集团共同承建,预计明年一季度建成总计4000P公共算力,将为中小企业、科研机构等各类创新主体,提供高质量、普惠、开放的公共算力服务。
最新数据显示,北京市人工智能核心企业数量超过1800家,占全国总数近三成,居全国首位。人工智能产业高速发展,对算力提出旺盛需求。然而,此前本市的人工智能算力设施多为科研机构或企业自用,没有余力向市场提供大规模算力服务。因此,本市正在加快布局公共算力平台。
据海淀区副区长马光耀介绍,北京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在中关村科学城北区选址建设,由北京电信和京能集团共同承建,将于今年内分别上线500P、合计1000P公共算力,力争明年一季度建成总计4000P公共算力。算力平台建成后,市区两级将强化算力资源统筹,进一步促进创新要素高效配置,全力推动和支撑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此外,为更好支撑大模型产业发展,海淀区将全力打造“中关村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以东至学院路、南至知春路、西至万泉河路、北至清华西路-清华东路,约9.5平方公里的区域率先建设集聚区核心区。在核心区内,首批重点建设五道口人工智能产业园、北大西门人工智能产业园、中关村西区人工智能产业园、清华科技园等4个人工智能特色产业园,总建筑面积约67万平方米。未来,还将继续拓展引领区和发展区。
同时,海淀区将在全区范围内积极推进大模型场景应用落地,聚焦城市治理、政务服务、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领域,发布了首批7个标杆场景。根据海淀区发布的《中关村科学城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引领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到2025年,海淀区将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引领区、产业集聚区,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2300亿元,集聚大模型企业、机构超100家。
海淀区区长李俊杰表示,为实现上述发展目标,海淀将加强原始创新和前沿研究,围绕大模型、通用智能体、科学计算等开展基础和前沿创新研究,抢抓国际前沿布局。同时,推动大模型创新体系发展,支持大模型全流程关键技术攻关,建设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数据工具和共性技术平台等,完善大模型评测和标准体系,加强人工智能安全技术研究,探索包容审慎监管环境。海淀区还将构建活跃的创新生态,在人才服务、孵育体系、资本支撑、产业空间、应用场景、国际合作、行业自治等方面予以支持。
来源: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