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利用太空 共护人类家园——中外嘉宾共议太空科技发展与合作
中国小康网讯 11月18日至20日,以“同一个太空、同一个家园”为宗旨的2023空间技术和平利用(健康)国际研讨会在京举办。中外嘉宾在会上广泛关注我国航天领域新成就,共议当下太空科技发展与合作。
我国航天实现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我国在空间技术发展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国际宇航联合会执行主任、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克里斯蒂安·费施廷格对此予以肯定,直言:“这些年中国在空间技术发展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作出了巨大贡献。”
“60多年间,中国航天实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飞速发展,支撑国民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为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促进人类福祉作出重要贡献。”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杨保华说。
重大工程发射成功率保持高位,火箭发射频次也大幅度提升。杨保华介绍,当前中国火箭的总发射次数已经超过550次。完成第一个“一百次”发射用时36.4年,而完成第五个“一百次”发射仅用时1.6年。
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转入应用与发展新阶段;嫦娥五号携带月球样品返回地球,我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月球上的新矿物并命名为“嫦娥石”;中国首次火星探测火星全球影像图发布……杨保华表示,中国航天近年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开启建设航天强国新征程。
各国需加强空间技术交流
如何加强空间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积极促进空间技术和平利用是本届大会的讨论焦点。
“空间技术作为人类探索宇宙认知世界的重要工具,其和平利用对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家航天局原局长刘纪原表示,各国应加强交流,携手共进,共同推动空间利用领域的发展。
“我们非常关注空间和环境健康。航天空间技术领域与地球最相关的就是卫星通信及相关技术,我们将进一步推进更多技术造福人类。”克里斯蒂安·费施廷格说。
他表示,卫星通信和导航测绘可提升公共健康和医疗服务水平。这要求全世界能够携手合作,完成一些非常重要的医疗项目,从而服务更多发展中国家。
中国科协党组成员、国际合作部部长罗晖认为,应充分发挥民间科技人文交流的独特优势,进一步助力营造开放合作的生态,不断增进国际科技界的开放信任合作,以空间技术的发展引领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崛起。
“太空无国界,家园共守护。这是我们共同的理念和使命。”国际和平联盟(太空)执行主席、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王天怡说。
编辑:刘彦华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