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推动经开区“孵化”科技创新
国际商报记者 晏澜菲
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需要新技术、新产业和新业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科技创新已日渐成为国家级经开区赢得发展未来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办法(2021年版)》中,“科技创新”一级指标被赋予15%权重,包括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省级及以上研发机构数量、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等6项二级指标,考核内容丰富,主要评价国家级经开区的科技平台、科研能力等方面情况,引导国家级经开区增强科技创新驱动能力,积极打造科技创新平台。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年末,国家级经开区拥有国家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683家、省级及以上研发机构1.2万家、高新技术企业6.5万家,比前一年年末均有明显提升。
谈及科技创新,蝉联“国考”第六、有着“安徽工业第一区”之称的合肥经开区有自己的发展秘诀。近年来,合肥经开区发挥先进制造业基础优势,坚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升级齐头并进,以“创新引领转型升级行动”为抓手,构建“3+6”现代产业体系。该区重点将集成电路打造为国家级战略新兴产业集群,将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打造为优势首位产业,将生物医药打造为国际化研发和产业高地,将智能家电、高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智能终端、快速消费品、公共安全六大主导产业打造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新型工业化样板。
目前,全球每8台笔记本电脑,国内每4台冰箱、4辆叉车、5个移动终端存储器就有1台(辆)产自合肥经开区。位于合肥市的5家“灯塔工厂”有4家在合肥经开区。
热火朝天的创新氛围离不开合肥经开区的政策支持。该区先后出台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等一系列政策,并培育形成了南艳湖高科研发、大学城科技孵化、明珠广场众创空间三大创新集聚区,打造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联想科技港、清华启迪科技城等七大创新平台,提供企业孵化、人才培育、科技成果转化等一系列服务,助力一大批优秀企业和优秀人才茁壮成长。
截至目前,园区拥有省级及以上研发机构210家、高新技术企业973家、累计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0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4家。24个科技园区吸引集聚了2000家高潜力科技创新企业,已设立、参股及引进基金55只,基金总规模超过1553亿元。
同样以政策促创新的还有北京经开区。近年来,北京经开区先后出台了30余项扶持企业的专项政策,建立了标准化、结构化、系统化的政策工具箱,每年安排近200亿元资金支持高精尖产业发展,不断增强政策叠加效应,助推亦庄新城企业、产业、人才高质量发展。
2022年年初,北京经开区印发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加快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打造高精尖产业主阵地的若干意见》,围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完善创新生态链条、深化开放协同创新等方面精准发力,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技术创新示范区和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先行区,推动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有力支撑首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面向未来,北京经开区发展目标明确:到2030年,经开区将形成一批颠覆性技术和重大原创成果,构建一批应用场景和专业平台,培育一批行业领军企业、独角兽企业,建设一批创新中心和创新联盟,造就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战略科学家、产业顶尖人才和卓越工程师,形成若干领跑全球的未来产业集群,建设30个未来产业先导产业园区,培育300个未来产业优质企业。
作为呼和浩特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呼和浩特经开区肩负着打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和先进制造业集聚高地的重任。2023年,该区通过产业政策扶持、电价优惠等措施,引进落地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大企业,实现从“0到1”的建链突破、从“1到N”的补链强链和从“N到N”的裂变升级。其中,硅基负极产业化项目的落地将有力带动全市纳米材料产业链上下游发展,实现延链补链,夯实产业基础。
国佳(内蒙古)新材料有限公司硅基负极产业化项目已在呼和浩特经开区正式开工。未来,这里将成为集纳米材料研发和生产于一体的智能制造基地。该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年产值约240亿元。
来源:国际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