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强国·每日科技】中国康希诺新冠疫苗获世卫组织紧急使用认证
2022.05.20
中国康希诺新冠疫苗获世卫组织紧急使用认证
世界卫生组织5月19日宣布,由中国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研制的重组新冠疫苗克威莎正式通过世卫组织紧急使用认证。这是继国药和科兴疫苗后,第三款通过世卫组织紧急使用认证的中国新冠疫苗。
补锌还需补充锌的伴侣蛋白
人体细胞中十分之一的蛋白质需要金属锌,否则就无法在细胞代谢的各个方面发挥正常功能。根据5月17日发表在《细胞》与《细胞报告》杂志上的两篇论文,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了第一个锌金属的伴侣蛋白,并将其命名为锌调节GTP酶金属蛋白激活剂1(ZNG1),它可将锌输送到需要它的蛋白质中,如果没有ZNG1,锌就无法发挥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解决缺锌的公共卫生问题。
科学家找到10个与听力损失有关的新基因
由来自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瑞典卡罗琳斯卡研究所和荷兰伊拉斯姆斯大学的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确定了10个与听力损失有关的新基因。而且,他们发现,位于内耳的耳蜗纹脉管是治疗听力损失的新标靶。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5月17日出版的《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随着年龄不断增长,许多人会逐渐丧失部分听力。科学家们估计,到2050年,将有24亿人出现某种形式的听力损失。科学家们通过对小鼠遗传学开展的进一步分析表明,与年龄相关的听力损失要归咎于耳蜗纹脉管的变化,这一结果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目标,也为改善听力损失的相关疗法奠定了基础。
“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公益行动”走进宁夏海原县
2022年2月至5月,“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公益行动”——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送科技教育项目在宁夏海原县开展实施。在宁夏科协、宁夏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宁夏海原县科协的共同组织下,海原县第五小学和第四中学“科创筑梦乡村科教服务站”建设完成,并开展了常态化主题科普活动。
人体子宫内B-1免疫细胞终获证实
在绘制人体内每个细胞的图谱时,科学家们终于发现了神秘的免疫细胞B-1在子宫内存在的证据。B-1细胞于20世纪80年代首次在小鼠身上发现。这些细胞在小鼠发育早期出现于子宫内,其被激活后会产生各种抗体,其中一些抗体附着在小鼠自身的细胞上,有助于清除其体内的死亡细胞;另一些抗体会作为对抗病毒和细菌等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一项最新研究提供了确凿的证据,证明B-1细胞在人类早期发育阶段,即妊娠的第一期和第二期(每一期3个月)内出现。这项新研究与人类细胞图谱联盟(HCA)最近进行的其他3项研究一起发表于《科学》杂志。
旱地“活皮肤”每年防止释放约7亿吨尘土
根据《自然·地球科学》杂志近日发表的一篇论文,生物土壤结皮(由生活在土壤表面的微生物、地衣和非维管植物组成的群落,主要分布于旱地)或可降低全球扬尘排放的55%,每年防止释放约7亿吨尘土。这些发现强调了生物结皮在管理全球环境变化中的重要性。生物结皮被比作全球旱地的“活皮肤”,它覆盖了全球12%的地表,通过增加土壤稳定性减少土地侵蚀。在规模较小的风力控制实验中,这种稳定效应可以减少扬尘。
我国科学家揭示糖尿病代际遗传机制
浙大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黄荷凤院士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徐国良院士团队合作,首次揭示了糖尿病的卵母细胞起源,即母体不良环境可以通过卵母细胞影响子代糖代谢功能。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自然》杂志。在高血糖小鼠的卵子与正常精子受精形成的合子中,其TET3不足介导的雄原核去甲基化不全影响了精子DNA组原有的甲基化重编程模式,包括葡萄糖激酶Gck等一系列胰岛素分泌基因的启动子呈现高甲基化状态。子代胰岛中Gck等基因的高甲基化和低表达导致了胰岛素分泌不足,降血糖能力下降,随着年龄的增长,增加了糖尿病的易感性。
波音星际飞船将飞往国际空间站
美国波音公司的Starliner“星际客船”将首次飞往国际空间站(ISS)。这次的发射测试是无人驾驶的,如果成功,将标志着美国从本土将宇航员送入轨道的能力迈出了重要一步——目前只有SpaceX可以做到这一点。
(微信公众号“科学强国”综合整理自科普中国、海外网、中国科技网、新华科普等)
编辑:李慧君
审校:郭玲
视觉:龙昊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