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强国】中国天眼发现地外文明可疑信号!真的有外星人吗?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2-06-15 19:51:07

“中国天眼”全景(无人机照片)。

“中国天眼”全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在启动对地外文明的搜索后,“中国天眼”取得重要进展。

  据科技日报微博6月14日消息,日前,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宇宙学与地外文明研究团组中国地外文明搜寻首席科学家张同杰教授透露,其团队使用“中国天眼”发现了几例来自地球之外可能的技术痕迹和地外文明候选信号。张同杰说,这是几个不同于以往的窄带电磁信号,目前团队正在抓紧进一步排查中。“‘中国天眼’的搜寻之路漫漫,我们一直在努力。”

  此次“中国天眼”发现了地外文明可疑信号,有网友说,难道真的存在“外星人”?

  “中国天眼”连续捕捉到神秘信号

  时间回溯到一周前,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捕捉”到了全球首例持续活跃的重复快速射电暴,命名为“FRB 20190520B”,并于北京时间2022年6月9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发表。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据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菂介绍,“我们这次找到的是首个持续活跃的快速射电暴,就是我们天眼每次去看它都有信号,特别忠诚可靠,而且表现出非常奇特的特征,这种短促信号会反复发生。大概一小时有3到4次爆炸,一次爆炸普遍持续千分之几秒。”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这次发现,引发的热议很大,一方面,这是“中国天眼”又一次“唯一”新发现,值得庆贺;而另一方面,对于此次发现的璀璨天文“火花”,很多网友联想到了地外文明。

  6月6日,据日媒报道,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宣布,在探测器“隼鸟2号”采集的小行星“龙宫”样本中发现了20多种氨基酸,这是人类首次直接确认“在地球外存在氨基酸”。由于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也是探究地球生命起源的重要线索。这一发现被认为很可能证明生命起源于地球之外,同时引起人们对于外星生命的广泛猜想。(详见:地球外存在“生命之源”首次确认!隼鸟2号发现外太空生命关键组成部分

微信图片_20220608104644.jpg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的小行星探测器“隼鸟2号”接近其目标小行星“龙宫”。 图源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

  开启地外文明搜索

  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在搜寻地外文明上也被寄予厚望。这也是“中国天眼”五大主要科学目标之一。

  “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自从美国阿雷西博望远镜在2020年“崩溃”后就处于一枝独秀的状态。2020年1月11日的时候正式投入使用,2年多来已经实现诸多太空探索成就,比如:发信啊500颗脉冲星总数远超美国、中性氢谱线测量星际磁场取得重大进展、首次揭示快速射电暴的完整能谱及双峰结构、开展多波段合作观测开启脉冲星探索新发现......等等。

  2018年,“中国天眼”安装并调试了专门用于地外文明搜索的后端设备,其主要作用就是从“中国天眼”浩如烟海的电磁信号中,筛选出有用的窄带候选信号,而把天体和人工信号排除掉。

  2020年9月,“中国天眼”正式启动了对地外文明的搜索,搜索方式主要是共时巡天观测和系外行星目标观测。

  2020年,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宇宙学与地外文明研究团组中国地外文明搜寻首席科学家张同杰透露,在对“中国天眼”2019年的共时巡天观测进行数据处理时,团队发现了两组地外文明可疑信号。2022年,团队又从系外行星目标观测数据中发现了一个可疑信号。

图为用FAST的19波束接收机探测仙女座星系一万亿颗恒星的SETI观测方案

  图为用FAST的19波束接收机探测仙女座星系一万亿颗恒星的SETI观测方案。左图中仙女星座被划分成21个六边形区域,右图为其中一个六边形放大细节。可以看到每个六边形区域被19波束接收机四次观测所覆盖,分别由四中颜色显示。(图源:科技日报微信公众号)

  越来越多的地外行星的发现,加上仪器和观测能力的革命性进步,引领了寻找地外文明的复兴,未来FAST势必会成为地外文明搜索研究的主力军。

  会不会率先发现外星人?

  为了搜寻地外文明,人类尝试过各种各样的办法,比如从地球上向外太空发射无人飞船或者电磁波信号,比如主动接收外星人的信号。

  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宇宙学与地外文明研究团组中国地外文明搜寻首席科学家张同杰说,“中国天眼”在搜寻地外文明上有三大优势:具有更大的观测天区、高两倍的灵敏度和接受不同天区信号的19波束。之前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一直无法发现可信信号,可能就是它不具备“中国天眼”的三大优势,当然也不排除其他未知原因。如今,随着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地外文明的搜寻重任,就落在了“中国天眼”上。

  在中国科学院6月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回首FAST过去20多年的建设史,国家天文台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总工程师姜鹏倍感欣慰。他打趣说:“当时的艰辛一度让人对未来产生迷茫。早知道FAST能有这么多收获,我们或许会更加卖力!”

浩瀚宇宙,总有着太多奥秘等待人类去探索。每一次的新发现,都是巡天观测的进步,都是为了看到更大的世界,看见更远的宇宙!

  作者:风华

  审校:龚紫陌

  视觉:龙昊

作者:综合
责任编辑:康小君
来源:科学强国微信公号
热点文章
独家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