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强国·每日科技】睡好觉、多运动、少久坐可减少41%阿尔茨海默病风险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2-06-29 19:06:17

研究发现中老年人平衡能力与健康状况存在关联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近日在《英国运动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的研究发现中老年人的平衡能力与健康状况存在关联,应当将平衡测试增加到中老年人的常规健康检查项目中。

《自然》:罕见的拉尼娜气候可能出现  

英国《自然》杂志日前称,气象学家已连续第三年预测拉尼娜现象,即可能发生罕见的“三重”拉尼娜气候事件,并对全球气候产生深远影响。一些研究人员警告说,更多拉尼娜事件将增加东南亚发生洪水的几率,增加美国西南部发生干旱和山火的风险,并在太平洋和大西洋形成多种飓风、气旋和季风模式,以及引发其他区域的天气变化。

睡好觉、多运动、少久坐可减少41%阿尔茨海默病风险

在一项纳入43万余人参与、长达中位数为9年随访的大规模研究中,中国的医学专家发现,每天7小时的睡眠时间,结合中高水平的休闲运动量以及较短的久坐时长能够减少41%阿尔茨海默病风险;这三类可调控行为对于阿尔茨海默病风险的影响具有联合作用。这项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郁金泰教授临床研究团队联合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程炜研究员团队开展的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分子精神病学》(《Molecular Psychiatry》)杂志上。

有机框架膜可实现低成本淡化海水

日前,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姜忠义、潘福生课题组和南开大学张振杰课题组研制出一种名为“共价有机框架”(COF)的新型膜材料,应用于渗透蒸发脱盐技术,可快速淡化海水,而且该方法整体综合能耗比目前已有的海水淡化技术更低。相关研究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可持续发展》上。

中国科学家建立全球首个冰川微生物数据库

青藏高原冰川是微生物的天然存储器,封存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微生物。近日,中国科学家构建的全球首个青藏高原冰川微生物基因组及基因数据集(TG2G)正式出炉。这项被多位审稿人评价为“高度创新”的研究,于北京时间6月27日晚发表于《自然—生物技术》。

科学家破解阿勒泰陨落带形成之谜

近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行星科学和深空探测研究部与中山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等单位合作,以阿勒泰超长铁陨石陨落带为研究对象,创新性提出小行星低仰角撞击的“打水漂”式轨道陨落机制,揭示了全球目前已知最长的阿勒泰陨落带的形成之谜。这一成果日前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发表。

我国科学家提出“海洋牧草”春季生长高峰预测机制

浮游植物有“海洋牧草”之称,海洋中浮游植物春季的生长规模决定了渔获物的多少。近日,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东艳研究团队发现,海洋锋面、湍动能与大气强迫共同影响浮游植物春季生长高峰的暴发时间与规模,并由此提出预测机制。

云南发现植物界“活化石”桫椤群

近日,在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富邦乡发现了多处桫椤树群,大多与其他蕨类植物混合生长于阔叶林间。桫椤又称树蕨,作为曾与恐龙同时代的植物出现于2亿至3亿年前,是现存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科学界称它为研究古生物和地球演变的“活化石”,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微信公众号“科学强国”综合整理科技日报、科普中国、中国科技网、海外网等

编辑:晓辉

审校:郭玲

作者:综合
责任编辑:康小君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热点文章
独家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