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强国】胡敦欣:躬耕深蓝的海洋学大咖
胡敦欣,山东青岛即墨人,物理海洋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图源:中国科学报
1956年,黄海之滨出生的胡敦欣,毅然在高考志愿书上写下了工整的两个字——海洋。
自此,他与这片蔚蓝结下了一生之缘。
来自大海的“诱惑”
胡敦欣1936年出生于即墨市的一个农民家庭,童年的大部分时光是在爷爷的陪伴下度过的。
读过“四书”“五经”的爷爷就会在被窝里给胡敦欣讲许多名人故事:晋朝车胤“囊萤夜读”、孙康“映雪夜读”、孙敬“头悬梁”、战国苏秦“锥刺股”……年幼的胡敦欣心里深深地敬佩着这些故事中的“主人公”。
从村里私塾受教育,到官庄完全小学求知,再至私立信义中学,1953年,17岁的胡敦欣考入了即墨第一中学。充实的高中3年,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志者事竟成”的信念在少年胡敦欣的心中悄然萌芽。
1956年,正在他和同学们紧张备考时,山东大学海洋系(中国海洋大学的前身)的招生老师来到了胡敦欣所在的即墨第一中学,要挑选品学兼优的学生。当时,海洋系属于保密专业,与国防事业密切相关,又恰逢当年国家制定了“十二年科学规划”的目标,号召年轻人向科学进军,同学们都跃跃欲试。最终,山大挑选了胡敦欣在内的18名优秀学生报考海洋系,“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胡敦欣放弃了自己的“北大梦”,他来到青岛,从此一生都在耕耘着自己的海洋梦。
大学一年级就有海上实习,有同学因为晕船要求转专业,而胡敦欣却从未想过放弃。
1961年,胡敦欣考入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读研究生,师从毛汉礼院士。毛汉礼要求学生基本功扎实,谁要是稍有马虎就会遭到严厉批评。这个时期,原本就在学习上心无旁骛、一丝不苟的胡敦欣更加沉稳,每天三个单元的学习时间,上午、下午和晚上各四个小时,一坐下就立即进入状态。胡敦欣将其称之为“科学上的意守丹田”。
发起国际NPOCE计划
历经长达6年的国内外学术交流和研讨,2010年4月,胡敦欣领衔发起的“西北太平洋海洋环流与气候试验(NPOCE)”终于获CLIVAR (气候变率及其可预报性研究项目)正式批准为国际合作计划,同年5月正式启动。这是中国发起的第一个海洋领域大型国际合作计划,有中、美、日、韩等8个国家的19个单位参加,胡敦欣担任该合作计划的科学指导委员会主席。
图源: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官网
NPOCE国际计划的成功实施显著提升了中国在国际海洋与气候研究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胡敦欣明白,中国的海洋科学研究将通过国际合作,驶向更远的那片海。
经过11年的建设,胡敦欣和他的学生王凡带领的团队已建成国际上最大规模的西太平洋潜标观测网。
这在世界海洋科考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加速了我国海洋环境和气候观测研究能力的提高。
胡敦欣十分重视青年人才培养,始终致力于组建一个专注海洋环流与气候研究的优秀人才队伍。他叮嘱年轻人要有乐于求知的精神,时刻去“怀疑”,多去思考而不盲从;他勉励后辈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不可心浮气躁、急功近利。
如今,他的学生都已成长为物理海洋科学的学术带头人,成为播撒新的种子的中坚力量,传承了胡敦欣的“桃李芬芳”。
(来源:微信公众号“科学强国“综合整理自中国科学报、大众日报、中国海洋报、微信公众号海洋知圈)
作者:杰西
编辑:苏枫
审校:龚紫陌
视觉:龙昊
来源:科学强国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