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强国】王绶琯:孩子天文科学的引路人
天上有一颗国际编号为3171号的小行星,名叫“王绶琯星”,标注着王绶琯在天文领域的杰出贡献。
王绶琯曾长期主持我国天文学总体发展,领导研制中国首台射电天文望远镜等重要观测设备,提出实现超大规模光谱巡天的科学思想,联合提议建设国家“九五”重大科学工程——郭守敬望远镜(LAMOST)。他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称号。
王绶琯与学生们交流 图源:中国科学院官网
1952年,正在伦敦大学天文台工作的王绶琯收到时任紫金山天文台台长张钰哲的邀请后,立即决定回国从事新中国的天文学事业。经过艰苦努力,王绶琯和同事们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将中国的授时精度提高到百分之一秒,为中国授时以及天体测量研究跻身国际先进行列奠定了基础。自此,“北京时间”响彻祖国大地。
除了前沿科学研究,王绶琯还经常在中学、科技馆、天文馆讲演座谈,编著了大量受青少年喜爱的科普读物。他还培养了首批天文学博士,主编大百科全书天文卷等科普著作,创建了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
上世纪90年代,王绶琯曾经同一些高三学生谈论大学志愿,这些学生都不打算从事科学研究。王绶琯陷入沉思:“我国还有多少青少年愿意在科海遨游?”
1997年,王绶琯致信北京市科协青少年部部长周琳,说他在科普活动中接触过许多优秀学生,他们后来都无声无息了。“我们这一代人作为前辈,反躬自问,是否也有失职之处?”
1999年,王绶琯为青少年科普教育事业倾入了大量精力和心血。从古稀至耄耋,二十载科教、二十载树人,他亲自设计活动规则,考察评议学生,亲自联络专家对学生进行指导,动员北京高校、科研院所对中学生开放。在他的动员联络下,王乃彦、郑哲敏、黎乐民、匡廷云、林群、周立伟、朱邦芬等800多位著名的院士专家加入进来,俱乐部组织优秀高中学生,利用课余和假期求师交友,并有机会到国家一流实验室体验科学家团队的科研活动,开启了科技人才早期发现与培养的探索实践。
王绶琯曾说:“人一生要走很长的路,一路上常常要有人拉一把。我自己年轻时候的路就走得很艰难,是遇到了几双‘大手’才有幸‘走进科学’。”如今,在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成长起来的中青年科学才俊,在这颗“科学启明星”的指引下,利用业余时间,自发回到俱乐部当志愿教师,成为助推新一代青少年的有力“大手”。
经过多年发展,俱乐部基地校由最初的4所发展到31所。先后有721位导师和5万多名中学生参加俱乐部的科研活动,其中3100多名中学生走进278个科研团队及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平均为期一年的“科研实践活动”。一批俱乐部早期会员已在各自领域崭露头角,有的还成长为国际科学前沿领军人物。
在20多年中,王绶琯为俱乐部的发展四处奔波。他捐出了自己的全部稿费,用于解决俱乐部的经费问题;还自费购买大量书籍,捐给一些偏远地区的学校。身体虚弱无法行走时,他坐着女儿推着的轮椅参加俱乐部活动;哪怕躺在病床上,他仍在关心着俱乐部的未来:“我们要尽力培育一片深厚的土壤,让科学之树枝繁叶茂。”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中国科学报
作者:刘建华
编辑:赵狄娜
审核:龚紫陌
来源:科学强国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