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强国·每日科技】10月下旬我国西部可见日偏食天象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2-09-30 18:08:21

1664449761650477.png

  2022.9.30

  化石揭秘人类演化史

  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消息,中科院朱敏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经过多年的野外考察与研究,揭示了有颌脊椎动物起源与早期演化的重要信息,在“从鱼到人”的探源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系列科研成果于北京时间9月28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

  10月下旬我国西部可见日偏食天象

  北京时间10月25日,在亚洲西部、欧洲、非洲东北部,人们可以看到一次日偏食天象。我国大部分地区与这次天象观测无缘,只有在新疆、西藏、青海和甘肃西部的部分地区人们可以看到这次天象。在新疆哈密和西藏拉萨,当天日落时,日食刚刚开始,而在新疆伊犁、阿克苏、和田,以及西藏阿里等地,观测条件要好得多,人们可以看到从日食开始到太阳被遮挡最多的过程。

  富含精制纤维饮食增加肝癌风险

  美国科学家近日发表于《胃肠病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对于一些人尤其是那些患有隐性血管畸形的人来说,食用高度精制纤维可能会增加患肝癌的风险。

  全球首套万吨级绿氢流化床高效炼铁示范项目开工

  9月27日,鞍钢集团氢冶金示范项目在鞍钢鲅鱼圈钢铁基地开工。该项目由鞍钢集团联合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上海大学等单位联合研发,是全球首套万吨级绿氢流化床高效炼铁技术示范项目,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对助力我国钢铁工业绿色低碳创新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科学家打造观测宇宙的X射线望远镜

  近日,中国科学家研制的一台龙虾眼X射线望远镜已成功获得一批天体的X射线实测图像和能谱。这是国际上首次获得并公开发布的宽视场X射线聚焦成像天图。生物学家很早就发现,龙虾的眼睛和其他动物不一样,由许许多多方孔形状的微型管道构成,管道壁光滑且指向同一球心,这样的结构使得各个方向的光线在小方孔内反射汇聚到视网膜上。但这一设想提出后,在很长时间内都未能得以实现。我国国家天文台X射线成像实验室自2010年起开始研发龙虾眼X射线成像技术,经过多年努力终于获得突破。

  软体机器人,行动更灵活

  美国科学家受植物生长的启发,开发出一种通过挤压工艺使材料生长合成的方法,有望制造出更好的软体机器人,进入那些地形复杂、人类难以到达的地方,甚至在人体内导航等。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新证据表明火星南极冰盖下有液态水

  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天文学》杂志的论文中提到,由英国剑桥大学领导的研究小组使用航天器激光高度计测量了冰盖的表面形状。结果表明,这些地形模式与计算机模型对冰盖下水体如何影响表面的预测相符。

  第五届世界创新大会(2022)定于11月在穗举办

  据世界创新大会组委会9月30日消息,第五届世界创新大会(2022)定于11月19日在广州举办。世界创新大会每年会在粤港澳大湾区举办全球年会,并在全球选择具有创新竞争力的热门城市举办创新全球论坛,邀请各国政要、国际组织负责人、知名科学家、知名创新企业家、知名专家学者、世界创新大会理事会成员等共同参与,并进行相关领域的深入合作。

  (微信公众号“科学强国”综合整理科技日报、科普中国、央视新闻、中国科技网、人民日报等)

  编辑:杰西

  校对:赵狄娜

  审核:龚紫陌

  


作者:综合
责任编辑:康小君
来源:科学强国微信公众号
热点文章
独家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