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强国】晚吃增加饥饿感?怪不得吃的晚胖得快!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2-10-17 18:45:15

  过去,我们一直被教导“晚上8点后最好不要吃东西”,一般来说,这都是出于不要增加胃部负担的考虑。特别是临睡前的两个小时更不宜食用食物,否则会增加胃炎的发生概率。此外,临睡前如食用过高热量和高糖分的食物,糖尿病的发生概率也会上升,食用清淡的食物更有利于夜间的消化和吸收。同时,晚餐不宜吃得过饱,这样可以减轻胃肠道的负担。

image.png

卡乐图片 摄影/贾琼

  另一个重点是——吃的晚不仅是让胃有负担,真的还会胖得快!近日,美国哈佛大学布莱根妇女医院的研究人员发现,晚吃会增加饥饿感,减少能量消耗,并改变超重和肥胖成人的代谢途径。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细胞代谢》。

  肥胖是一种严重的流行病,估计全世界有6.5亿成年人受其影响。肥胖还是全球慢性病和残疾负担的主要因素,因为它增加了各种健康问题的风险,包括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某些癌症和COVID-19死亡率。因此,预防和治疗肥胖症已被确定为全球当务之急。

image.png

  针对肥胖的行为干预主要旨在增加身体活动。然而,这些行为干预通常只是暂时有效的,因为饮食和运动以外的一系列复杂因素也会影响能量平衡并导致肥胖风险。其中一个因素是昼夜节律计时系统与能量代谢。昼夜节律系统及其与进食时间的相互作用对新陈代谢的影响已经体现在全身生理学水平,例如在脂肪细胞上。因此,食物摄入的昼夜节律时间已被提出为可能改变能量平衡的因素。食物时机对能量平衡重要性的证据来自动物模型观察性和实验对人类的研究,尽管并非所有的研究都一致。

  总的来说,晚吃与肥胖风险有关。目前尚不清楚这是否是由饥饿和食欲的变化、能量消耗或两者兼而有之引起的,以及是否涉及脂肪组织中的分子途径。因此,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随机对照、交叉试验,以确定晚进食与早进食的影响,同时严格控制营养摄入、身体活动、睡眠和光照。晚吃增加了饥饿感和食欲调节激素的改变,增加了觉醒时间和24小时的瘦素比率。此外,晚吃降低了觉醒时间的能量消耗和24小时的核心体温。

  脂肪组织基因表达分析表明,晚进食改变了参与脂质代谢的途径,例如p38 MAPK信号传导,TGF-β信号传导,受体酪氨酸激酶的调节和自噬等,与脂肪分解减少/脂肪生成增加的方向一致。这些发现显示,晚吃可能导致正能量平衡和肥胖风险增加。

  作者:麦婉华

  编辑:赵狄娜

  审核:龚紫陌


作者:麦婉华
责任编辑:康小君
来源:科学强国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