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强国】尹文英:醉心科研,鱼虫为友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3-03-16 20:20:35

1.jpeg

尹文英 图源:中科院官网

尹文英是我国著名昆虫学家,在土壤动物学、鱼病防治等领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鱼病防治领域,她针对当时流行广、危害大的鱼病,提出防治措施,在全国推广使用,为建立我国鱼病学奠定了基础;在昆虫分类学领域,她对我国原尾虫的分类、区系、生物地理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找出了新的证据,制定了新的分类体系,为我国原尾虫研究走在世界前沿贡献了力量;在土壤动物学领域,由尹文英倡导组织,10多年间完成了中国三大气候带6个动物地理区的土壤动物调查,为我国中国土壤动物学领域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战乱时代,生物学开启科研路

1922年,尹文英出生在河北省平乡县一个充满文化氛围的家庭,她的父亲尹赞勋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父亲在她不满一岁的时候赴法留学,6岁那年夏天,尹文英才第一次见到他。尹文英的母亲每天忙于大家庭的家务和针线活计,没有时间照顾小孩,让尹文英在毫无约束的环境中长大,养成了她热爱自然、活泼善良与乐于助人的性格。

1931年,10岁的尹文英随同母亲来到北京,插班进入北京第二小学五年级读书,之前她没进过学校,仅上过几年私塾,刚从私塾教育过渡到学校教育的初期,有些功课赶不上,尹文英经常感到无所适从,父亲不仅经常鼓励她,还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这对尹文英后来的成长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1934年尹文英考入华光女中,1943年毕业于国立二中。8年间,她先后就读过5所中学。这一时期也是国家承受着巨大伤痛的灾难时期。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尹赞勋带着一家人从南京去安庆避难。同年11月,他赴南昌担任江西省地质调查所所长,母亲带着尹文英她们去南昌与父亲会合。此后,随着父亲单位的迁移,尹文英从南昌到安源煤矿,再到泰和县的小塘洲村,过了一段动荡不安的生活。

1939年,尹赞勋被调任实业部地质调查所昆明办事处主任,只身前往昆明。作为长女的尹文英一个人带着全家住在广西桂林,半年后尹赞勋又调到重庆北碚,尹文英全家便赶去重庆与父亲团聚,生活才暂时安定下来。颠沛的求学岁月没有让尹文英放弃学业,她暗下决心,立下了“科学救国”的志向。

1943年,尹文英以优异的成绩高中毕业,考入国立中央大学生物学专业。当时的中央大学校舍简陋,但对教学质量的要求极其严格。尽管条件艰苦,尹文英始终勤奋好学,抗战胜利后,她和同学们经历千难万险回到南京,在中央大学的生物大楼完成了最后一年的大学学业,为未来从事生物科学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当上“鱼医生”,破解鱼病难题

1947年夏天,尹文英即将毕业,学校安排她接待中央研究院动物研究所的访问学者——英国寄生虫学家史若兰。结果,她被史若兰看中选做助手,从中央大学毕业后便来到上海岳阳路320号中央研究院动物研究所3楼123号史若兰实验室,从此踏上了科学研究之路。1949年,上海解放后,动物研究所改制为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尹文英转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开始从事鱼类寄生虫和鱼病防治的研究。

1950年,中央发布了一条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里面提及了“防治鱼病”。原因是当时国内池塘养鱼的死亡率很高,从鱼苗养到寻常一斤多的重量,鱼的一般死亡率在50%左右,最高可以达到80%。

当时,尹文英所在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积极响应,做了一段时间的筹备工作以后,她与4位同事被派往国内淡水鱼养殖区浙江湖州,筹建菱湖鱼病工作站。这项工作在尹文英的科研道路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工作队在当地租了14个鱼池,监测从鱼苗到成鱼的养殖全过程,分析鱼病诱因。当时国内淡水养殖鱼以青鱼、草鱼、鲢鱼为主,与国外主要养殖鱼种完全不同,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工作难度很大。尹文英和同事经常披星戴月,赤脚穿梭在鱼塘中,细心观察当地农民养殖户的各种养殖习惯,分析不同鱼类的致病因素及发病规律。1953年~1956年,在浙江菱湖养鱼区,尹文英等先后发现了青鱼肠炎病、赤皮病等近20种鱼病的有效治疗及预防方法,并制定出一套有效防病养鱼措施,当地试行后成效显著。随后,在湖州市有关部门的帮助下,这套鱼病防治措施很快在全国各地推广开来,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956年至1960年期间,尹文英团队又北上赴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进行鱼类相关工作的调查,积累了大量鱼类寄生虫的种类鉴定及多种鱼病相关资料,为后来我国“鱼病学”的建立打下了坚实基础。

发现原尾虫,助力土壤动物学研究

1963年,尹文英调到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工作。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发现了我国以前尚未有记载的原尾虫。此后三十多年来,尹文英对我国原尾虫的分类、区系、形态、生态、生物地理、胚后发育和比较精子学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找出了新的证据,制定了新的分类体系,得到了国内、外有关学者的好评。

由于原尾虫身体微细,身长仅0.5到2.0毫米,而且其生活环境在土壤里,给采集调查带来很多困难。尹文英及其研究组克服种种困难,跋山涉水,走遍各种土壤类型地区,在我国各省区的近千个小区进行采集调查。1965年,她发现了形态独特的红华蚖,并据此建立了一个新科——华蚖科。这一发现引起国际同行们的极大兴趣,认为是自意大利Silvestri 1907年首次发现原尾虫以来的一件大事,是原尾虫研究历史上最为激动人心的事件,并且将华蚖科载入了1987年英国出版的《伊姆氏昆虫学教程》第10次修订本中,同时赞誉尹文英为当代原尾虫学家的四大权威之一。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各国原尾虫学家们都以丹麦Tuxen所建立的经典分类系统为准,然而尹文英的新发现打破了固有概念。1983年,尹文英提出了与前人完全不同的原尾虫系统发生新见解,认为无气管系统的蚖亚目种类是较原始的,而有气管系统的古蚖和华蚖则是较为特化的类群。她将当时世界上已知属、种重新分群,建立了与Tuxen完全不同的分类体系,包括2亚目,8科和17亚科的新系统,现已被各国同行专家学者所采用,成为原尾虫分类学研究的新的里程碑。

尹文英在原尾虫系统分类研究工作中取得的杰出成就,得到了国内外有关学者的高度评价,为我国原尾虫研究走在世界前沿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986年,尹文英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1987年,由尹文英牵头,协同六个单位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亚热带森林土壤动物区系及其在森林生态平衡中的作用”,在天目山、衡山和岳麓山等地定点、定量、定期进行土壤动物的调查研究。他们从近10000个土壤样品中,收集到30万号标本,标本涉及8个动物门、20个纲、71个目的600多种动物。1992年,《中国亚热带土壤动物》一书出版,是我国第一本有关土壤动物的专著,对我国土壤动物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尹文英曾说:“创新是科学发展的灵魂,勤奋是事业成功的保证。”在她70多年的科研生涯里,尹文英用实际行动作出榜样,她的科研硕果为后辈科研人员树立起闪亮灯塔,照亮了他们的前行之路。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科学强国”)

作者:李慧君

编辑:赵狄娜

审核:龚紫陌

作者:李慧君
责任编辑:康小君
来源:科学强国微信公众号
热点文章
独家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