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强国】“中国星”的诞生:国家需要,就去做!
孙家栋先生是中国卫星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为中国卫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科技人才,为中国的科技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被誉为中国航天的“大总师”、“中国卫星之父”。
图源:央视网
在“两弹一星”工程中,孙家栋担任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总体设计负责人,后来又担任中国第一颗遥感测控卫星、返回式卫星的技术负责人和总设计师,同时,他又是中国通信、气象、地球资源探测、导航等为主的第二代应用卫星的工程总设计师,还担任月球探测一期工程的总设计师,可谓实至名归的“中国卫星之父”。
一次次奋斗,实现“飞天梦”
1929年,孙家栋出生于辽宁省瓦房店市一个普通的教师家庭,从小学到高中,他的成绩都非常优秀。抗日战争结束后,孙家栋进入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预科班,并主修了俄文。1950年孙家栋参军入伍,成为解放军空军第四航空学校的学员,自此与航天结下了不解之缘。1951年,孙家栋在校入选了第一批留苏空军学员名单,进入苏联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深造。通过刻苦钻研,他用5年的时间,从最开始班级里的末位生到全优成绩毕业,获得了该学院颁发给最优学生的“斯大林奖章”。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震惊世界,拉开了各国航天竞争的序幕。1958年5月,毛主席在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发出了“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令,有关科研部门在新中国刚刚创建的航天领域展开了研究。1967年6月,中国科学院决定,在1970年前后,把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打到天上去。
1967年7月,由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钱学森推荐,在导弹设计领域已小有名气、年仅38岁的孙家栋,受命担任人造卫星总体设计部负责人,领衔研制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钱学森指示:研制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最主要的目的是向全世界宣布,中国也掌握了航天技术。为时42天的卫星总体论证会上提出了12个字目标:上得去、抓得住、听得清、看得见。
孙家栋担任东⽅红三号通信⼴播卫星、风云⼆号⽓象卫星、中巴资源卫星三个我国第⼆代应⽤卫星⼯程的总设计师,负责上述三个⼯程⼤系统的总体设计、技术决策和技术协调,主持解决了⼀系列重⼤⼯程技术问题,⼯程均取得圆满成功;担任我国北⽃卫星导航系统第⼀代和第⼆代⼯程总设计师,做出了多项重要决策,主持解决了多项重⼤⼯程技术问题,建成了北⽃导航第⼀代系统,实现组⽹应⽤。⽬前,北⽃导航第⼆代系统正在部署中。
他还是我国⽉球探测⼯程的主要倡导者之⼀,提出了2020年前我国⽉球探测⼯程分三个阶段的实施⽅案,明确了我国⽉球探测的发展⽅向、⽬标和路线图。同时,担任⽉球探测⼀期⼯程的总设计师,提出了⼯程研制的指导思想,确定了⼯程⽬标和⼯程总体⽅案。
2007年,嫦娥⼀号⽉球探测卫星成功发射,在⼀年⼯作寿命内实现了全部⼯程⽬标与科学⽬标,并实现可控撞⽉。我国⽉球探测⼀期⼯程获得圆满成功,树⽴了中国航天史上新的⾥程碑。
培养优秀的航天科技⼈才
随着中国卫星事业的发展,孙家栋先生也在不断地推动着卫星技术的进步。他积极参与了中国第一颗地球观测卫星、第一颗通信卫星、第一颗导航卫星等的研制工作,为中国卫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他的带领下,中国卫星技术研究所成为了中国卫星事业的中心,为中国卫星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他为⼈正直,顾全⼤局,并十分重视人才培养,通过航天⼯程实践,培养了⼀批优秀的航天科技⼈才。
孙家栋经常说:“1967年国家要搞⼈造卫星,当时也是没有搞卫星的⼈才,我个⼈也只是具备了⼀点最基本的条件。所以主要靠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靠国家发展所创造的环境,对我个⼈来讲主要还是靠机遇。”“我能够主持卫星总体设计⼯作,得益于中国航天事业的稳步发展。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为⾃⼰提供了‘平台’,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成就了⾃⼰。”
他把⾃⼰看得很简单:国家需要我到哪⾥,就到哪⾥;交给任务,就把⼯作做好。2007年是嫦娥⼀号卫星发射升空的关键性⼀年,也是孙家栋最为繁忙的⼀年。为了探⽉⼯程能够按计划顺利实施,⼤量的事情需要协调落实,他还肩负着中巴资源卫星和北⽃卫星总设计师的重任,马不停蹄地从⼀个城市飞往另⼀个城市,有时⼀周内要去三四个城市,打“飞机的”成了他的家常便饭。
孙家栋先生在中国卫星事业的发展中,不仅是技术上的领袖,更是精神上的楷模。他的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团队合作精神,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的事迹告诉我们,只要有坚定的信念,有勇气和毅力,就能够创造出伟大的事业。
主要资料来源:中国科学报
整理:刘建华
编辑:赵狄娜
审核:龚紫陌
来源:科学强国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