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强国】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
2023.7.10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
7月9日19时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这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478次飞行。
北京智能网联乘用车“车内无人” 商业化试点开启
7月7日,在2023“协同未来”自动驾驶未来城市嘉年华活动开幕式上,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工作办公室宣布,开放智能网联乘用车“车内无人”商业化试点。企业在达到相应要求后可在示范区面向公众提供常态化自动驾驶付费出行服务。相关负责人说,未来,先行区将充分总结无人化测试路径,为乘用车场景规模化落地与其他出行服务场景建设提供参考,为产业形成从技术验证、示范应用到商业化探索的完整闭环,持续贡献北京标准与北京经验。
世界单体最大“盐光互补”项目并网发电
7月8日,中国华电第一批国家新能源大基地项目投产暨绿色发展推进大会在天津海晶百万千瓦光伏项目现场举行。其中,世界单体最大的“盐光互补”项目——华电天津海晶100万千瓦“盐光互补”光伏项目正式并网发电。该项目投产后,预计每年可提供15亿度清洁电力,等效减排二氧化碳约125万吨,可满足150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
第二次青藏科考队精确测量 珠峰顶部积雪厚度
7月8日,据第二次青藏科考队消息,科考队利用雷达剖面测量方法测得珠峰顶部积雪厚度为9.5(±1.2)米。这一测量结果将为研究极高海拔冰冻圈及珠峰顶部岩石圈动态变化提供数据支撑,相关成果已在国际学术期刊《冰冻圈》发表。
引汉济渭黄金峡水利枢纽正式下闸蓄水
7月9日上午11时,将汉江水通过秦岭调引渭河流域的国家重点水利工程“引汉济渭”工程取得关键进展。“引汉济渭”工程主要调水水源——黄金峡水利枢纽正式下闸蓄水,标志着“引汉济渭”工程一期调水工程完工,即将通水运行。据了解,“引汉济渭”水利工程跨越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横穿秦岭,分为调水和输配水两大部分。调水工程由黄金峡水利枢纽、三河口水利枢纽和秦岭输水隧洞三部分组成。输配水工程由黄池沟配水枢纽、输水南北干线及23条支线组成。工程建成后,年均调水规模可达15亿立方米,可满足西安、咸阳等城市用水,惠及人口超过1400万。
运动数据或可追踪帕金森病“苗头”
据中国科学报消息,英国科学家研究发现,采集运动追踪数据或能作为预测帕金森病未来发展的早期指标。研究人员发现,与运动加速和睡眠质量相关的特定模式与帕金森病的未来发病和/或现有确诊有关。白天的平均运动加速在帕金森病确诊前的几年里会减慢,而帕金森病确诊患者的睡眠障碍比其他临床疾病患者更严重,比如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运动障碍。这些数据或能实现相对低成本且无创的大规模人群筛查的,但仍需开展进一步研究。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自然—医学》。
太阳风源区整体自转领域有新发现
近日,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研究人员在太阳风源区的整体自转领域获得新进展,研究结果对全面理解太阳高层大气自转模式和该区域以及太阳风加速机制具有重要启示。相关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国际期刊《天体物理学快报》上。据介绍,太阳风源区即过渡区,位于色球和日冕之间,它在太阳风形成和日冕加热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太阳和空间物理学科一个长期未解决的前沿课题,太阳风的加速机制及过渡区的研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高温天气要警惕“情绪中暑”
连日来,我国北方大范围地区进入高温炙烤模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科副主任贺明轶介绍,处在高温环境时,人体血液中的含氧量,以及血管的扩张和收缩能力会发生变化,颅脑供血情况也有所改变。在体温还没出现变化的时候,供血就已经发生变化了,而出现发热等中暑迹象时,人体的调节能力会下降,进而对情绪和认知产生影响,也被称之为“情绪中暑”。高温天气要做好防暑降温,谨防中暑和热射病,同时也要保持心情“凉爽”,及时给燥热情绪“降温”。
(微信公众号“科学强国”综合整理科技日报、科普中国、央视新闻、中国科技网、人民日报等)
编辑:李熙
审校:赵狄娜
审核:龚紫陌
视觉:龙昊
来源:科学强国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