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强国·每日科技】研究发现寒武纪地磁场极端异常
2023.8.16
我国科学家成功打造通用类脑 人工智能研发基础设施
据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消息,该所研究人员成功打造全脉冲神经网络类脑认知智能引擎“智脉”,并将其全面开源开放。该平台将为探索面向通用人工智能的类脑智能研究提供基础支撑,助力探索自然智能的计算本质和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相关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于细胞出版社旗下《Patterns》期刊。
2022年我国水土流失面积 降至265.34万平方公里
据水利部消息,水利部近期组织完成了2022年度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结果显示,我国水土流失状况持续改善,2022年全国水土流失面积降至265.34万平方公里,较2021年减少2.08万平方公里,减幅0.78%。近年来,我国水土流失持续呈现面积、强度“双下降”和水蚀、风蚀“双减少”的良好态势,水土保持率从2011年的68.88%提高至72.26%,中度及以上侵蚀占比由53.08%降至35.28%。水利部水土保持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监测结果表明,我国水土保持工作取得积极成效,走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符合自然规律、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之路。我国不同类型、不同区域和流域的水土流失状况均实现持续好转。
变垃圾焚烧厂为“网红打卡地”
近年来,深圳创新“能源生态园”建设模式,以超欧盟标准建设多座能源生态园,在国内大城市中率先实现生活垃圾分流分类后全量焚烧,不仅彻底解决了“垃圾围城”危机,还打破了人们对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固有印象,变“邻避设施”为市民游客争相参观的“网红打卡地”。“能源生态园”建设新模式被国家发改委作为深圳46条改革经验之一向全国推广。
科学家发现昆虫呼吸新机制
蝴蝶和天蛾属于鳞翅目,它们拥有一个可卷曲和可伸展的喙,用于采集花蜜和给花授粉,喙从毫米到30厘米的巨大长度差异反映了蝴蝶和天蛾物种之间的多样性。近日,南方科技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系教授韦齐和、研究助理教授江淼与美国肯特州立大学教授Matthew Lehnert在仿生研究方面进行合作,研究蝴蝶和天蛾时发现新的昆虫呼吸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著名生物学期刊《当代生物学》。
研究发现寒武纪地磁场极端异常
地磁场是宜居地球环境的重要保障,地磁场变化对地球生命起源和演化有着重要影响。地磁场起源于地球液态外核流体的运动(即磁发电机), 已有至少35亿年历史。在地质历史时期,长时间尺度上,地磁场相当于一个置于地心并与自转轴平行的条形磁铁所产生的偶极子场,即地心轴向偶极子场。南京大学教授李永祥团队与美国罗切斯特大学教授John Tarduno、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彭善池以及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杨振宇等合作,对浙江江山碓边寒武纪“金钉子”剖面开展了详细的古地磁研究,获得了晚寒武世大约4.95亿年前的地磁极性变化记录,发现寒武纪地磁场极端异常,并揭示地球内核生长演化。7月31日,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
人脑独有细胞与分子特征确定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科学家确定了人脑的细胞和分子特征,这些特征将现代人类与其最亲近的灵长类动物“亲戚”和古代人类祖先区分开来,为人脑进化提供了新见解。最新研究负责人、神经科学教授吉纳维芙·克那普卡指出,大多数关于人脑的进化研究都集中在神经元上,因为这种细胞被认为是人类智力和认知能力增强的原因。最新研究让他们重新认识到参与大脑功能的其他细胞,以及这些细胞在提高人类认知和人类对多种认知疾病的易感性方面所起的作用。相关论文刊发于近期出版的《自然》杂志。
血检有助揭示52种疾病风险
据英国《新科学家》网站8月14日报道,英国科学家指出,血液中某些蛋白质水平升高或许预示着在未来十年内罹患癌症、心脏病或运动神经元疾病的可能性更高。他们开发出了一款基于血液中蛋白质相关信息的模型,将这一模型与标准临床模型相结合,可精确揭示某人罹患52种疾病的风险。相关论文已经提交生物预印本网站。
研究称周末睡懒觉或损害肠道健康
经过漫长一周的早出晚归,每个人都想在周末睡个懒觉。尽管感觉很好,但在周六、周日早上多睡几个小时,其实并非有益健康的好习惯。根据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研究人员发表在最新的《欧洲营养杂志》上的论文,这可能会对肠道微生物组的健康造成严重破坏。研究发现,不规律的睡眠时间与肠道健康的负面影响之间存在联系。即使睡眠模式看似只有微小的变化,比如工作日按照闹钟早起,周末睡到自然醒,也会影响生物节律和新陈代谢,甚至可能对肠道细菌种类产生负面影响。
来源:微信公众号“科学强国”综合整理科技日报、科普中国、央视新闻、中国科技网、人民日报等
编辑:李熙
审校:赵狄娜
审核:龚紫陌
视觉:龙昊
来源:科学强国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