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强国·每日科技】中国累计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生产和使用约62.8万吨
2023.9.19
中国累计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生产和使用约62.8万吨
9月16日是国际保护臭氧层日。9月14日,生态环境部举办了2023年中国国际保护臭氧层日纪念大会。据悉,《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制定于1987年,《议定书》商定开展保护臭氧层的全球行动,逐步停止生产和使用消耗臭氧层物质,目前全球198个国家和地区已经成为该《议定书》的缔约方。中国自1991年加入以来,截至2022年,已累计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和使用约62.8万吨,占发展中国家淘汰量一半以上。
我国科学家研发出新型稀土开采技术
9月15日,广东省梅州市召开科技成果评价会,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发出风化壳型稀土矿电驱开采技术,稀土回收率提高约30%,杂质含量降低约70%,开采时间缩短约70%。相关成果在《自然-可持续性》等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11篇,获授权发明专利7件,并建成了5000吨土方规模的示范工程。研究团队表示,将加紧完善技术集成,加快推进相关成果的产业化应用。
北斗基站在西沙海域正式投用
据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消息,9月15日,我国西沙北礁灯塔和浪花礁灯塔完成北斗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岸基基站的新建工作。两座北斗基站首次在西沙海域正式投入使用,解决了我国船舶自动识别岸基系统在该海域的覆盖盲区问题。据悉,两座基站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定位系统,基站的船舶自动识别系统数据均接入我国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岸基系统,使用北斗卫星通信技术进行数据传输。为三沙船舶航行监管、岛礁生态保护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撑,为南海船舶航行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导助航服务。
科学家破解夏季北极大气汞峰值奥秘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谢周清、乐凡阁博士与国内外学者合作,在国际北极气候研究多学科漂流观测计划(MOSAiC)实施期间,开展了有关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发现边缘冰区(即海冰完全覆盖的海域与开阔海域之间的过渡区域)是大气汞的重要来源,提出了夏季北极大气汞峰值现象的产生机制。此次研究揭示了北冰洋海冰变化对汞循环过程的影响,为正确评估极地生物和人群的汞暴露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自然-通讯》。
甘肃首次!19匹普氏野马走出围栏,放归野外
9月16日,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启40匹普氏野马放归计划。当天,第一批19匹普氏野马在工作人员和牧民的引导下放归野外,这也是甘肃首次通过人工伴行方式放归普氏野马。据悉,普氏野马又称亚洲野马,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保留着马属动物的原始基因,也是目前世界上濒危的大型野生动物之一。未来,敦煌西湖保护区野外生活的普氏野马数量预计达200匹以上,为重建普氏野马野生种群持续努力。
昆虫大小的机器人,可携带22倍自重的物品
美国康奈尔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最新开发出一款昆虫大小的机器人,这款四足微型机器人不仅可以爬行和跳跃,还能携带22倍于自身重量的物品。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这种四足机器人的每只脚上都有驱动器,驱动器是顶部带有硅胶的中空圆柱体,为了让机器人爬行或跳跃,甲烷和氧气被注入每一只脚,并由电池供电点燃。气体发生反应释放能量,使硅胶变形,以提供推动力,该机器人有望用于环境监测、搜索救援等领域。
可高质量保存DNA的昆虫野外监测装置问世
昆虫作为极其庞大的生物群体,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全球生物多样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飞行阻隔器是昆虫多样性监测的新兴工具。9月18日,在Metho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期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中,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与首尔大学(韩国)、帝国理工大学和自然历史博物馆(英国)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共同开发了一种3D打印的可长期高质量保存DNA的昆虫野外监测装置,命名为“WET”(Water Exclusion Trap)。
海王星冲日来了
据天文科普专家介绍,作为目前已知距离太阳最远的行星,海王星将于9月19日冲日,前后的10多天中,如果天气晴好,我国感兴趣的公众借助天文望远镜,再辅以相应的星图软件,有望观测到这颗蓝色的神秘星球。在天文学中,当外行星和太阳的黄经相差180度时,称为行星冲日。冲日是观测行星的良机,是行星最接近地球、视直径最大、亮度最高的时候。
(微信公众号“科学强国”综合整理科技日报、科普中国、央视新闻、中国科技网、人民日报等)
编辑:李熙
审校:赵狄娜
审核:龚紫陌
视觉:龙昊
来源:科学强国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