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强国·每日科技】海洋环境保护法完成修订,将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2023.10.25
我国首次实现国际重要湿地确权登记
崇明东滩湿地目前全面完成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成为全国首个由国家登记机构开展的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中央政府直接行使所有权的国际重要湿地首次实现登簿。
海洋环境保护法完成修订,将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10月24日表决通过新修订的海洋环境保护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坚持陆海统筹、区域联动,全面加强海洋环境污染防治,完善海洋生态保护,强化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推进海洋环境保护法律域外适用,有许多制度创新和务实管用的举措。
薛其坤获颁巴克利奖,成为奖项设立70年来首位中国籍获奖者
北京时间10月24日,美国物理学会宣布,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获得本年度的巴克利奖。这是该奖自1953年设立以来首次颁发给中国籍物理学家。据悉,巴克利奖被公认为是国际凝聚态物理领域的最高奖,旨在表彰在凝聚态物理领域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薛其坤和美国哈佛大学教授Ashvin Vishwanath共同凭借“对具有拓扑能带结构的材料的集体电子性质的开创性理论和实验研究”获奖。
6000多米的火山顶上生活过很多老鼠
安第斯火山的山顶海拔达6000多米,那里气温从未超过冰点,空气稀薄到令人呼吸困难,而且有持续不断的大风,对生命生存极为不利。研究人员爬上智利和阿根廷三座火山的顶峰,发现了十几只自然风化成木乃伊的叶耳鼠遗骸,其中一些可能有几百年的历史。相关分析表明,这些叶耳鼠在此种恶劣环境中生活的时间更长。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10月23日《当代生物学》。阿根廷旱地研究所行为生态学家Emmanuel Fabián Ruperto认为,该发现确实令人惊讶,并挑战了之前关于物种对极端环境适应性的假设。Fabián-Ruperto指出,在这样高海拔的地区,食物几乎是不存在的。那么这些动物以什么为食呢?研究人员希望通过分析啮齿动物的胃内容物来回答这个问题。对其胃里DNA的初步分析表明,地衣是它们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研究:全球变暖步调不同,湖面水温暖化速度更慢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水》最新发表一篇气候研究论文称,中国团队领导完成一项对全球逾9.2万个湖泊的研究发现,湖面水温比气温的暖化速度更慢。该论文介绍,湖泊暖化对于人们理解湖泊的一些过程很关键,这些过程包括湖冰存在期缩短、湖水分层增加、湖泊缺氧普遍性以及藻华发生率。然而,学界对全球范围内非夏季湖泊暖化程度的理解由于缺少全面数据集而受限,尤其是北极等地区。
尽管各国承诺拯救森林,但2022年森林砍伐仍在增加
在2021年举行的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上,100多个国家承诺到2030年结束森林砍伐,这些国家拥有世界85%的森林。但根据一个环保组织联盟10月23日发布的评估结果,许多国家并没有按计划履行其承诺,森林砍伐仍在增加。与此同时,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则发布报告,阐述了需要采取哪些措施阻止森林砍伐。该组织呼吁各国改变国际贸易体系,停止销售与森林砍伐有关的产品。评估显示,2022年全球损失了约660万公顷森林,损失范围比2021年增加了4%。WWF的报告称,各国政府要停止投资和补贴导致森林砍伐的活动,并鼓励有助于森林的活动。例如,巴西有一些废弃的农田可以通过一些投资重新投入生产。
土耳其专家用纳米石灰成功修复内姆鲁特山遗址雕像裂缝
土耳其文物修复专家日前表示,其团队成功利用纳米石灰修复内姆鲁特山遗址雕像裂缝。土耳其文物修复和保护专家艾谢·埃布鲁·乔尔巴希及其团队2022年9月在内姆鲁特山遗址开展了一项利用纳米石灰填充雕像裂缝的实验。团队表示,经过一年观察研究,填充的纳米石灰在暴晒和雨雪等自然气象条件下与雕像融合效果很好,实验获得成功。
藻类活性材料给点压力就发光
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藻类制成的柔软且耐用的材料,这些材料可响应机械应力(压缩、拉伸或扭曲)而发光。这项工作的灵感来自于海滩赤潮事件期间观察到的生物发光波。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进展》上。
(微信公众号“科学强国”综合整理科技日报、科普中国、央视新闻、中国科技网、人民日报等 )
编辑:李熙
校对:赵狄娜
审核:龚紫陌
来源:科学强国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