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强国·每日科技】中国在极地布放首个生态潜标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4-01-08 19:11:26

2.jpg

2024.1.8

  “爱达·魔都号”顺利完成商业首航

  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1月7日安全靠泊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3000多名游客井然有序地下船,航程1119海里的商业首航圆满完成。2024年1月1日,“爱达·魔都号”开启商业首航,执行上海至韩国济州、日本长崎和福冈为期七天六晚的航程。韩国济州和日本长崎、福冈对“爱达·魔都号”的首航给予特殊礼遇,醒目的欢迎横幅、欢快的迎宾场面、特别的烟花秀……吸引众人前来打卡留念。

  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 “本源悟空”上线运行

  1月6日上午9时,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在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本源量子)正式上线运行。据本源量子发布的信息,该量子计算机搭载72位自主超导量子芯片“悟空芯”,是目前中国最先进的可编程、可交付超导量子计算机。同时,“本源悟空”匹配了本源第三代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本源天机”,在国内首次真正落地了量子芯片的批量自动化测试。

  2024年首发!我国成功发射天目一号 气象星座15-18星

  1月5日19时2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天目一号气象星座15~18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卫星主要用于提供商业气象数据服务。此次任务是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的第25次飞行。

  中国在极地布放首个生态潜标

  北京时间1月6日,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在阿蒙森海成功布放深水生态潜标,这也是中国首次在极地布放生态潜标。考察队副领队王金辉介绍,这套潜标的主要生态传感器依托重点研发项目自主研发,通过光学和声学方式对上层海洋磷虾进行长周期探测。该套潜标布放水深约3000米,计划放置1年,将收集长周期序列的磷虾数据以及相关的生态环境参数数据。据悉,布放这套生态潜标有助于更好掌握南极磷虾的季节分布特征,分析全球变暖背景下,南极主要生物种群状态及气候变化潜在影响,为南极海洋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天津大学纳米中心半导体 石墨烯研究取得新突破

  天津大学天津纳米颗粒与纳米系统国际研究中心马雷教授团队在半导体石墨烯领域取得显著进展,攻克了长期以来阻碍石墨烯电子学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成功制备出高迁移率半导体外延石墨烯,表现出了10倍于硅的性能。该项成果以《碳化硅上生长的超高迁移率半导体外延石墨烯》为题在线发布于1月3日的国际顶尖科学期刊《自然》上。

  全球最高海拔风电叶片真空灌注 试验在青海取得成功

  1月5日,在青海省格尔木市开展的高海拔风电叶片真空灌注技术研究试验取得成功,刷新了全球最高海拔风电叶片的纪录,也验证了风电叶片在高海拔低压灌注达到“零缺陷”的可能性,标志着我国风电叶片生产技术已迈向世界领先水平。

  金刚石晶界结构及行为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据燕山大学消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该校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压科学中心田永君院士团队与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王雁宾合作,在室温条件下实现了原子分辨的金刚石晶界结构转变和迁移过程的原位观测,揭示了金刚石非共格孪晶界(ITB)的结构特征、原子迁移和界面稳定化的微观机制。1月3日,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杂志。

  印度首个太阳探测器到达预定轨道

  当地时间1月6日,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宣布,该国首个太阳探测器“日地L1点太阳”号当天到达预定轨道。据法新社报道,这部探测器还将通过拍摄和测量太阳上层大气中的颗粒物助力研究其他一些太阳活动。印度空间研究组织说,“日地L1点太阳”号探测器寿命可达5年。

  (微信公众号“科学强国”综合整理科技日报、科普中国、央视新闻、中国科技网、人民日报等)

编辑:李熙

审校:赵狄娜

审核:龚紫陌

  视觉:龙昊

作者:综合
责任编辑:康小君
来源:科学强国微信公众号
热点文章
独家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