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强国·每日科技】“雪龙2”号离开南极秦岭站踏上归程
2024.3.8
“雪龙2”号离开南极秦岭站踏上归程
北京时间3月7日,执行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在南极秦岭站载上考察队员,启程返回中国。“雪龙2”号于6日抵达南极秦岭站,这是本航次第三次停靠该站。停靠期间,69名考察队员分批次搭乘船载直升机上船。接下来,“雪龙2”号将经停澳大利亚纽卡斯尔,部分队员将在此下船,搭乘国际航班回国。“雪龙2”号预计4月中旬抵达上海。
萤火虫为何能发光?中国科研团队最新研究揭晓机制
北京时间3月6日凌晨,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付新华研究团队在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学术期刊《自然-通讯》发表一篇遗传学研究论文,阐释了萤火虫发光器官的发育以及萤火虫如何控制它们发光。这项研究结果,让人们进一步理解了萤火虫负责发光器发育和演化的遗传调控因子与过氧化物酶的结合作用。付新华表示,这项最新研究结果,或增进人们对萤火虫如何调控发光器官的发育及发光的理解。后续,研究团队将继续聚焦于萤火虫发光器的发育及闪光控制机制的研究,希望能揭示萤火虫闪光控制的分子机制。
中欧班列(西安)跨境公铁联运班列实现常态化开行
3月7日上午,随着一声机车汽笛长鸣,中欧班列(越南·河内——中国·西安——匈牙利·布达佩斯)跨境公铁联运班列从西安国际港站鸣笛启航,标志着中欧班列(西安)跨境公铁联运班列实现常态化开行。今年以来,中欧班列(西安)已累计开行突破700列,创历史同期新高,取得新年开门红。截至3月6日,中欧(亚)班列(西安)2024年已累计开行700余列,较去年同期增开149列,增长24.7%,开行量、货运量、重箱率等核心指标位居全国前列。
新一轮太湖生态清淤,“太湖之星”首次启用
3月7日,由中交天航局承建的新一轮太湖生态清淤梅梁湖区工程开工仪式在江苏无锡举行。太湖梅梁湖湖面上,世界首创、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生态清淤智能化一体平台船“太湖之星”首次投入使用,每日可稳定清淤5000立方米,并同步在船上实现淤泥压滤固化。
中国大口径沉积物柱状取样技术取得新突破
3月7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发布消息称,其研发的大口径沉积物柱状取样系统日前在黄海南部海域完成海上试验验证,获取单柱、连续、低扰动500毫米大口径柱状沉积物7.89米,创造黄海南部海域具有方位和姿态信息的大口径柱状沉积物最长取样记录,填补了中国大口径沉积物取样领域的技术和装备空白。目前,该柱状沉积物已运送至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
无需CT的全身PET智能衰减校正技术
PET/CT成像是一种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临床检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神经类疾病和心脑血管等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估。衰减校正技术在PET/CT成像过程中至关重要,其能够校正因γ光子穿越人体组织造成的衰减效应,保证PET的定性和定量诊断精准性。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劳特伯生物医学成像研究中心研究员胡战利团队与合作团队研发了一种无需CT的全身PET智能衰减校正技术,有效降低了临床PET/CT检查中多次CT扫描对于患者的辐射剂量,相关成果发表于《欧洲放射学》。
乌克兰可能是早期人类殖民欧洲的第一站
分子年代测定显示,乌克兰的一个早期人类遗址,其年代可以追溯到140万年前,是欧洲最古老的原始人遗址之一。该遗址位于乌克兰西部的科罗列沃,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一直被研究着。在该遗址适合制作工具的火山岩露头旁的沉积物层中,科学家发现了大量石器。捷克科学院的Roman Garba说,由于土壤酸性太强,无法保存骨骼,因此该遗址中没有发现任何骨骼,但据推测,生活在这里的古人类是直立人,一个大约200万年前进化并从非洲传播到欧洲和亚洲的物种。虽然已经清楚的是,在数10万年时间里,早期的原始人反复出现在科罗列沃遗址,但我们还不确定他们是何时出现的。但Garba团队现在使用一种名为宇宙核素年代测定法的技术,将包含工具的最古老的地层确定为140万年前。这也表明早期人类从乌克兰迁移到了欧洲其他地区。相关论文发表于《自然》。
泥河湾新发现,中国古人类石器技术演化提早30万年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脊椎所)3月5日发布消息说,中外科学家对泥河湾盆地110万年前岑家湾遗址的石器技术特征开展系统研究,最新发现并揭示出欧亚大陆最早的“准备石核技术”,表明岑家湾遗址古人类已经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认知能力,并将中国古人类石器技术演化到模式2(阿舍利技术)的时间,比之前华南距今80万年提早30万年。相关论文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
(微信公众号“科学强国”综合整理科技日报、科普中国、央视新闻、中国科技网、人民日报等)
编辑:李熙
审校:赵狄娜
审核:龚紫陌
视觉:龙昊
来源:科学强国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