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算法等提前监测“网络欺凌”中国将构筑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共同体”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3-10-26 16:41:29

  中国网10月25日讯(记者 刘佳)《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24日正式对外公布,并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这一历时7年、多次公开征求意见的《条例》有何特点?向外界释放了哪些信号?中国网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教师。

  构筑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共同体”

  《条例》共7章60条,旨在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环境,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苑宁宁在接受中国网记者采访时指出,《条例》具有五大亮点。

  首先,《条例》构筑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共同体”。苑宁宁分析称,文件中涵盖国家新闻出版、电影部门和国务院教育、电信、公安、民政、文化和旅游、卫生健康、市场监督管理、广播电视等各有关部门,可以说是将与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相关群体均纳入其中,覆盖面之广、行业之全面,堪称“无死角”。

  其次,《条例》强调“发展+安全”辩证模式,符合时代发展规律。“发展”是基于未成年人本就是“互联网原住民”的时代特征,这是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表现。苑宁宁指出,《条例》第二章明确列出“网络素养促进”,足见对“发展”的重视。但与此同时,《条例》又再次强调“安全”的红线。从这一角度而言,《条例》具有显著的“限制性保护”属性,即强调网络安全和数字权益,但同时也以发展的眼光引导未成年人科学、合理地使用网络。

  第三,《条例》形成了风险的“闭环式”监管。苑宁宁结合《条例》中的第八条和第二十六条分析称,《条例》针对风险的发现、报告到惩处都已形成“闭环式”的处理方式,并在过程中强调多途径、高效性和及时性。此外,在报告途径和惩处方式方面,《条例》分别就有关内容对相关平台提出不同要求,强调精细与高效。

  第四,《条例》针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可能涉及的三大突出风险,均作出完整的框架式设计,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其中,第三章《网络信息内容规范》就内容风险作出详细描述;第四章《个人信息网络保护》就数据安全作出细化要求;第五章《网络沉迷防治》就身心健康风险作出具体规范,为未成年人“触网”提前预设“风险清单”,并提供相应对策。

  最后一大亮点,是明确平台服务提供者的示范作用。苑宁宁表示,《条例》对平台运营者提出六大核心义务,包括定期评估、制定适龄方案、健全第三方监督体系、设置专门救济平台规则、及时止损义务以及发布年度报告等,对平台方作出细致入微的规范与要求。

  《条例》在世界范围内具有示范性

  近年来,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拓展了未成年人的学习和生活空间,同时也引发了全社会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问题的关注。2022年 2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其中,城镇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5.0%,农村为94.7%,未成年人群体已经成为上网“主力军”。在此背景下,《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的正式出台显得尤为迫切。

  苑宁宁认为,《条例》的出台,不仅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方面迈向新高度,同时在中国立法界也具有里程碑意义。他分析称,此次《条例》实则是在未成年人保护法新增的“网络保护”专章上的进一步细化、补充和完善,同时相比“专章”又更具操作性,规则和职责也更加清晰、明确。目前,中国已有立法数量共300余项,《条例》的颁布,意味着中国立法内容更加细化、具体化,这是建设法治强国的关键。

  放眼世界,苑宁宁表示,未成人年网络保护也备受各国甚至联合国关注。但欧盟国家仅有针对未成年人性剥削、虐待等网络保护条例的出台;美国也仅聚焦未成年人网络信息安全等小切口。中国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覆盖行业广泛、监管内容全面,对世界具有示范性。

  “网络欺凌”被提前识别监测

  近年,网络欺凌现象屡见不鲜,并呈现低龄化趋势。网络欺凌是指使用互联网进行的针对个人或群体的恶意、重复的行为。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教育部家庭教育指导专委会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边玉芳认为,由于虚拟世界的匿名性、开放性、隐蔽性等特点,网络欺凌这个“看不见的拳头”会对未成年人造成很大伤害。

  《条例》就“网络欺凌”首次作出前置预警式规范。《条例》明确提出,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网络欺凌信息特征库,优化相关算法模型,采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和人工审核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网络欺凌信息的识别监测。

  针对网络欺凌现象,技术的监测与预警至关重要,也是非常有效的举措之一。但边玉芳也强调家长的重要性。她认为,假如父母之间常常争吵,缺少对孩子的陪伴、沟通和监督,就容易造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在人际冲突中借助互联网进行攻击和欺凌。她建议,科学地应对网络欺凌,需要未成年人提升自身的抵抗力和判断力,社会、学校和家庭应该各尽其责。其中,家长可以对孩子的网络使用进行积极引导,让孩子学会在网络中友善地展开人际交往。此外,家长要引导孩子掌握一定的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与评价,同时,为孩子营造温暖有爱的家庭环境,提供高质量的陪伴。只有积极了解孩子的需要,才能协助他们采取更健康的方式应对学习、生活中的压力和挫折。

  北京市特级教师、海淀区万泉小学教师林波对此也持相同观点。她认为,在亲子关系中,当孩子无法及时从家长身上得到情绪的正反馈,比如疏导、鼓励、关注等,这就将把孩子推向另一个“高光”的平台,即互联网。“因为当孩子在互联网发布过激的言论或做出过激行为时,有时不会引来斥责和无视,甚至会得到关注和围观。”林波认为,这恰恰满足了未成年人对关注的渴望。在这期间,家长需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同时,林波建议相关部门为学校引入有相关经验的心理指导师或专家,以授课方式为学生提供相关课程,以降低网络欺凌发生风险。

作者:刘佳
责任编辑:王一
来源:中国网
热点文章
独家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