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存款破纪录 职场新生表示有存款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3-02-17 08:47:42

  中国央行最新披露今年1月份金融数据,当月人民币存款增加6.87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住户存款增加6.2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多增7900亿元。

1676594729216507.jpeg

图源:卡乐图片 宁颖 摄 

中国央行《2022年第四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居民储蓄热情高涨,去年四季度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61.8%,这一比例为有统计以来的最高值。

  为何居民储蓄规模大增?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居民超额储蓄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大环境不景气和散点疫情频发下居民消费不振,预防性储蓄高增,二是地产风险扩散后居民购房意愿低迷,相关资金回流至银行表内,三是2022年底银行理财的赎回潮导致大量低风险偏好的理财资金回归储蓄。

  长江证券研究报告则认为,从流量视角看,基于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测算超额储蓄,结果显示2020年至2022年累计规模为1.1万亿元,因疫情所导致的预防性储蓄或主要集中在2020年。

  从存量视角看,基于储蓄存款余额的趋势值测算超额储蓄,结果显示2022年超额储蓄规模已提升至7.4万亿元,不同于流量视角中的超额储蓄主要来自于2020年,存量视角主要来自于2022年。

  超8成职场新生表示有存款

  去年,微博钱包联合DT财经发布的《2022国产青年攒钱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提到,虽然有14.6%的人表示没有存款,但仍有超过8成的受访者表示拥有不同额度的存款。其中,工作5年以下的受访人群中,存款在1到5万元之间的比例最高,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存款达到了6-10万。而工作5年以上人群,则呈现出两极分化特征,有13.2%的人没有存款,但也有20.1%的人存款达到50万元以上。

  调研显示,当下年轻人中的主流花钱人格是"顺其自然",超过一半受访者将自己归入这一选项。这类年轻人对于花钱或存钱整体上保持理性,但不会刻意斤斤计较一定要赚多少、花多少、存多少,不浪费但也不会亏待自己的生活。

  与此同时,职场新生代们在省钱上也展现了一定的理性判断:吃喝玩乐可以暂时苟且,但居住需要有一定保障;朋友可以暂时不见,但为对象花钱不能将就;精神可以少一点娱乐化享受,但不能放弃学习和自我提升。

  在存款比例上,收入和存款比例基本呈现正相关。虽然同等收入水平下,大家的存钱情况还是有一些参差,但确实收入更高后,整体存款水平会上升;且存钱越多的人,每月存款占收入的比例越高。

  同时,微博钱包也在调研中发现,存款越多的年轻人越会理性省钱。这部分人群中体现的共性原则包括:第一、初入职场先搞好本职工作,不盲从搞副业;第二、日常正常消费,但尽量减少大额支出;第三、认真记帐,关心支出;第四、钱少时强制存款;第五、有一定存款基础了再学习投资理财。

  如此大规模的居民储蓄,未来能否释放出来?又会流向哪些领域?

  中国官方近期多次强调,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预计,2023年释放的超额储蓄或达5000亿元至6000亿元。今年超额储蓄的释放速度,取决于信心和经济修复的速度。若政府有一定补贴,经济修复较快、增速较高,老百姓的信心也会恢复较快,超额储蓄就会较快较多地释放一部分,今年的储蓄率会明显下降。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认为,2023年居民存款搬家,将分流至实体部门及资本市场,其中,部分“被动储蓄”将随疫情形势改善而逐步释放,主要体现为居民消费及购房活动的回暖。

  目前累积的居民超额储蓄能否回归银行理财?明明称,结合中国广义理财市场的历史经验和海外情况,能否回归取决于多方面因素,例如,储蓄可能流向消费和不动产投资的规模,银行理财对标其他类型产品对不同风险偏好居民储蓄的性价比优势,银行理财及债券市场是否存在增长机会等。

  “结合上述因素,我们预计2023年上半年银行理财规模可能维持低位震荡,而下半年伴随机构理财冲量节奏发力和债市走强机会,年中将是关键拐点,银行理财市场在2023年下半年或将迎来修复,整体规模有望恢复至2022年年中水平。”明明说。

  (中国小康网综合中国新闻网、北京商报)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王一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