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侨沙龙第三期:中餐在海外的发展状况
8月14日,第三期红侨沙龙在梅蘭書院召开,本期沙龙以“中餐在海外的发展状况”为主题,由梅蘭書院校董会主席李晓梅主持。与会的海外嘉宾有巴西华人协会前监事长、巴西中餐业协会会长刘皓,巴西河南同乡会监事长王辉、副监事长龚志伟,巴西恩伯国际交流中心总经理崔宏,意大利基督教米兰中文学校校长林少玉、西班牙博思语言学校校长潘丽丽、迪拜长城书院院长殷霄君、美国华夏中文总校教学部副部长李可明、印尼鸿德学院院长张春烈、缅甸腊戌曙光学校校长张长平。与会的国内嘉宾有中国侨联文化交流部处长孙刚,东城区侨联党组书记李娟,红桥市场董事长徐泽,丝路国际产能合作促进中心外联部总监刘天舒,北京市非遗新阶层人士联谊会会长杨建业,观坛艺术空间副总经理侯亚军。
巴西华人协会前监事长、巴西中餐业协会会长刘皓向与会嘉宾详细介绍了中餐在巴西的发展概况。200多年前,以广东人为主的中国人开始移民到巴西,迄今为止巴西拥有近30万华侨华人,餐饮发展主要集中在圣保罗和里约,以淮阳菜、江浙菜、川菜为主,大小中餐馆有300余家,餐厅规模和品质良莠不齐。中餐的顾客群体多以华侨华人为主,许多菜品经改良后也吸引了不少外国人。最受欢迎的是炒饭、炒肉丝、辣子鸡丁等菜品,成为外国人眼中的典型中餐代表。
巴西河南同乡会监事长王辉补充道,近10年来,中餐在巴西广为流传,发展趋势向上向好,特别是预制菜,由于其简约的制作工序,受到众多餐馆的广泛推广和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丝路国际产能合作促进中心外联部总监刘天舒坦言,丝路中心走“一带一路”方向的企业有3000多家,民企500多家,央企500多家,业务范围覆盖电力、矿业、信息化、餐饮等各行各业。目前有大量企业,特别是民企,倾向于考察海外市场、寻求海外增量,未来期待与海外餐饮协会可以就订餐系统、线上后端数据分析、预制菜等方面进行进一步交流与合作。
关于中餐在海外的发展方向,北京市非遗新阶层人士联谊会会长、京城非遗人才协会会长杨建业表示,饮食作为非遗十大类内容之一,完全可以作为中华文化的形象代表,以“传统记忆”的方式,依托老字号在海外进行大力宣传和推广。
随后,各嘉宾就海外中餐发展方向展开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海外中餐发展应该打造“商业+文化”的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社交平台打造中国餐饮特色,在深度了解海外饮食习惯的基础上提升用餐体验。可以通过加强培训(海外餐饮文化和习俗、中餐知识等)、菜品研发(与当地食材融合)和与当地的慈善机构、政府深度合作拓宽中餐在海外的发展道路。
红桥董事长徐泽表示,红桥市场作为一家区属国有企业,是一个地标性商业建筑,而东城是北京美食的发祥地和代表区,红桥之前的思路是走出去,向国内外顾客展示中国文化、珠宝、美食,经过今天的交流,红桥在餐饮方面可以考虑引进海外餐饮,希望红桥市场未来真正成为一个连接合作的桥梁,吸引国外优秀餐饮进驻,实现双向交流。
东城区统战部副部长、侨联党组书记李娟总结道,中华餐饮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餐是连接海外侨胞的重要纽带,承载着海外游子对家乡故土的深情眷恋,无论走到哪里、身处何处,舌尖乡愁都紧紧跟随着大家。今后东城区侨联将以中华餐饮文化教育为切入点,持续推进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此外,探索结合东城区簋街等知名餐饮美食街建设,打造中餐文化海外推广中心和文化使者,推动中华饮食文化“走出去”。
意大利基督教米兰中文学校、西班牙博思语言学校、迪拜长城书院、美国华夏中文总校、印尼鸿德学院和维也纳中文教育中心的负责人也就华文教育与中华餐饮文化相结合进行了探讨,并在沙龙结束后联合为梅蘭書院赠送了“梅兰花开处 华文满纸香”的锦旗,以感谢梅蘭書院带领全球华文学校为促进中华文化传播做出的贡献。
中国侨联文化交流部孙刚处长和梅蘭書院校董会李晓梅也根据多年来在海外的亲身感受与海内外嘉宾做了交流和分享。
红侨沙龙活动是在中国侨联和北京市侨联的指导下,由东城区侨联、梅蘭書院和红桥市场联合发起,2023年7月23日正式启动第一期,不到一个月时间,已有17个国家的50余名嘉宾就海外职业教育、华裔青少年活动和中国餐饮文化进行了研讨。(文:黎金彪,图:栾凯惠、范明鑫)
来源:梅蘭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