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餐饮标准化,推动全产业链定制和均衡营养事业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3-11-01 10:06:14

  二、食极星餐饮产品标准评价工作倡议和内容建议

  为了规范餐饮产品向更加健康、科学、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满足人们饮食生活所需,标准制定工作势在必行,食极星美食标准评价体系发布餐饮产品和供应链标准和评价工作倡议,针对标准制定过程中要把握的原则、涉及的内容范畴,提出实操建议。

  (一)标准和评价工作的原则建议

  标准和相关评价需要科学依据,定量和定性检测和评价配套机制,具有产业适用性,消费价值性,有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同时推动与国内外相关政策和贸易准入标准接轨。1、全局和局部统筹意识立足于国家农业现代化和食品全产业链全局,面向全民饮食基本情况,同时侧重地区性、群体性、实惠性、技术可操作性的实践路径。2、服务终端的信息表达不论菜品销售对象是谁,最终都是消费者食用,应该给消费者更有效的选品信息。可以包括产品生产方、食材基本情况、添加物内容和含量、营养属性、口感特征、使用方式、推荐赏味期等信息。餐饮服务业者目前没有责任但有自主权对消费者公示这些信息,第三方评价机构也可以参与并树立评价标准,消费者根据自己的了解、判断、需求和体验去选择。3、有针对性和引领价值标准制定应更加针对细分品类,针对特色产区和场景,针对特色食材和技术,针对需要提升品质的地方,起到助推标准化餐饮产品发展的价值。4、贯穿餐饮供应链整体性辐射餐饮供应链全链条,兼顾从原料供应到生产加工再到仓储流通、从生产硬件建设到信息管理、从全流程溯源到随机监测检测、从营销渠道到终端消费等多个纬度科学统筹,制定品牌链路标准。5、提倡均衡、健康、环保提倡绿色标准的食材和食品加工,提倡环保包装,提供绿色消费和均衡营养,对类似“无农残、无添加、减油盐糖、可循环”等进行可行标签标识。6、透明开放、周期复核提倡菜品标准消费明示度,保持和其他行业、各类机构的相关性交流,研究技术升级和革新带来的标准提升可能,通过数据和评价反馈对标准不断进行完善与修订,动态升级,争取以标准助推渠道运营。

  (二)标准和评价工作的内容倡议

  食极星美食标准评价体系,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标准和评价工作:

  标准化餐饮产品

  可依据不同消费人群及特色、消费场景、温度带、加热方式等进行明确规范和定义,建议标准中应包含以下内容:

  1、终端菜品消费识别标准:配料表,营养检测标准、单人食用量推荐标准、推荐食用温度标准、推荐保存方式和食用方式,保质期限标准、感官评价标准,其他推荐标签标准。2、人群配餐标准:学生餐、老年餐、白领餐等,依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2022》,根据不同人群的膳食营养及需求,进行明确推荐定义。3、消费时间段推荐标准:早餐、午餐、晚餐、宵夜,根据不同时间段的营养供能比,进行明确的定义和产品建议。4、消费场景操作标准:团餐、外卖、社区配餐、自动加热点、连锁餐饮,根据不同的消费场景,对于生产商和出品商,应有明确的生产/操作/规格/保质期标准和要求。5、价格标准评价:推动塑造商品品类、品牌和价格区分度,结合场景和服务进行价格比较和说明。

  标准化餐饮供应链

  1、食材标准:从原料产区、种养殖方式到食材初级处理及保鲜方式等纬度建立细化标准。产品加工前的食材新鲜度要做说明和标识,比如用冷冻肉还是冷鲜肉。2、调味料理包标准:糖、油、盐调味品具体类别和添加量,涉及食材来源和用量、存留干物质量等。3、加工标准:食品工厂环境、装备,卫生、安全;食品添加剂使用及安全标准;是否属于专品专线;是否属于热链冷链常态央厨等。4、保鲜保存温层:热链、常温、冷鲜、冷冻,不同温度的标准化餐饮产品品类,名称设定,保质期管理、运输过程的数字化和可监管化等。5、其他常规供应链标准:包装标准,仓储标准,物流标准,可追溯标准等。

  (三)食极星餐品标准评价体系

  食极星标准评价体系,联合权威专家、标准体系和健康营养科学院所,协同全链路和全渠道,对餐饮产品和供应链进行专业评价,参与建设标准,营养美食开发。

  基于食极星美食全链评价标准,对于关键环节相关要素和指标,根据专家评议、资质检测、感官品鉴和消费者打分,不断优化计分模式和针对性,建立系列评价指数、评级结果、星级标识,包括针对终端菜品食品、针对食材、针对供应链。食极星联合餐饮服务平台饿了么推出“营养检测”,带动餐饮商家对于菜品的营养成分、调味品添加剂量度、食材供应链等方面,之前并未对消费者进行明确告知的地方进行说明,并给予相应标准菜品星级评定。

  食极星营养检测:通过食极星组织资质机构对餐品营养成份科学检测,提供点评内容和营养表说明,健康饮食推荐标签。

  食极星食材追溯:主要食材生产全程可追溯,有产地/产季认证及特色种养殖方式证明等,食极星备案。

  食极星保鲜标识:针对食材/餐饮产品等保鲜方式、保质期进行评价表达,推崇更无添加、无损食材和菜品口感的保鲜技术和包装。

  基于以上评价标准,得出食极星星级餐品和食极星星级餐饮供应链。

QQ截图20231101100449.png

  三、推动均衡营养事业和相关产业发展

  我国居民肥胖率占比、腰围增长速度,已经需要在饮食营养标准化上有重视了,需要标准化餐饮的发展助力。

  食极星研究院认为,饮食业发展趋势之一是:规模化提供更加新鲜、感官体验更好的、有营养和健康指标的标准化餐饮产品。标准化餐饮产品和供应链的长期发展目标是数字化定制式饮食方案。餐饮产品的品质,需要食材质量、鲜度、营养、健康倾向度来衡量,而适合正餐常态化食用的标准化餐饮产品,应该是在这些方面有明确优势的产品。

  另外,随着保鲜、加工和物流冷链等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效能及透明的餐饮供应链将会成为实现高品质标准化餐饮产品的核心支撑,也会成为产业中坚力量。高品质标准化餐饮供应链,主要使用新鲜食材,营养型加工,采用新型物理或无残留低折损技术进行保鲜储存运输,能供应更多更细分人群的标准化餐饮产品,实现新鲜、营养、健康、美味综合需求。

  再有,随着数字化平台经济的发展,以及智能制造和消费生活的联通,未来会出现专业的数据平台,动态支持“人群定制餐饮”,结合数字化供应链服务平台,通过对全程可追溯的各类餐饮产品进行智能运营,面向不同年龄段、不同营养元素、肥胖/瘦弱的合理膳食的不同要求,提供均衡营养餐品常态更优选择。

  结语

  餐饮供应链和标准化餐饮产品的发展,带动饮食新业态、新模式,在标准化、定量化、多元化、便捷化方面具备优势,在品质化、数字化、定制化方面不断提升能力,满足人们对食物和美食生活的更多期待。

QQ截图20231101100509.png

  食极星是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中国农学会食物与营养专业委员会作为指导单位,食极星研究院全力建设的第三方美食标准评价体系品牌。以科学评级为基础,联合运营为机制,引领消费选品和供应链标准。赋能品牌美食开发和营销,提升餐饮供应链标准价值。辅助美食产业数字化运营,让健康营养华夏美食走进千家万店。


作者:食极星研究院院长
责任编辑:刘淞菱
来源:食极星微信公众号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