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冬!立冬和饺子更配哦~
11月8日0时36分我们迎立冬节气。此时节,天转寒凉,秋意却未散尽,橙黄橘绿,霜叶缤纷,各种色彩“碰撞”交织,晕染出一幅幅五彩斑斓的画卷,是一种纯粹而浪漫的欢喜。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顾名思义,“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表示“万物收藏,规避寒冷”的意思。习惯上,我国民间常把这一天当作冬季的开始,这一节气不仅是收获祭祀与丰年宴会隆重举行的时间,也是寒风乍起的季节。
关于立冬的习俗和养生知识
一起了解下吧
立冬三候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的起始。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其气候也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过渡。立冬节气是一年中寒潮过程最多、气温下降速度最快的节气,立冬后入冬进程加速,冬季前沿将跨越秦岭淮河。
立冬分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端,但是从气象意义上讲,我国各地的入冬时间并不都是于立冬日起始,比如东北及内蒙古多地,10月份就已进入了气象意义上的冬季,而长江流域的冬季要到小雪节气前后才真正开始。
今天别忘了吃饺子
“立冬”在古代是一个重要的节日,有祭祀、吃饺子、酿黄酒等风俗习惯。
祭祀:“立冬”在古代社会是“四时八节”之一,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在我国部分地区有祭祖、饮宴、卜岁等习俗。
吃饺子:老北京人说:“立冬补冬,不补嘴空。”在京津冀地区,人们有“立冬”吃饺子的习俗。“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水饺外形似耳朵,人们认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冻。
酿黄酒:“立冬”之日开始酿黄酒,是传统的酿酒风俗。冬季水体清冽、气温低,可有效抑制杂菌繁育,又能使酒在低温长时间发酵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风味,是酿酒发酵最适合的季节。因此在民间,人们把从“立冬”开始到第二年“立春”这段最适合做黄酒的时间称为“冬酿”,祈求福祉。
吃生葱:南京有句谚语,“一日半根葱,入冬腿带风”。“立冬”过后,老南京人就特别注意吃生葱了,以抵抗冬季湿寒,减少疾病的发生。按老人的讲法,葱性温味辛,能发散让人出汗,使体内郁滞不通的阳气随着汗液排出,阳气运行便通畅了,病邪也就随汗被驱除了。
吃甘蔗、炒香饭:在福建、潮汕,民间素来有“立冬食蔗齿不痛”的说法,因此冬要吃甘蔗、炒香饭。“立冬”的甘蔗已经成熟,吃了不上火,不仅可以保护牙齿,还能起到滋补的功效。甘蔗是潮汕人“补冬”的食物之一。
吃羊肉:在台湾,“立冬”有吃肉进补的习俗。“立冬”当天,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朋满座。许多家庭还会自己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
▲制图/桂颖
愿你与美好倾心相遇
与岁月温暖相拥
(中国小康网综合燕赵都市报、文汇网等)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