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广深成!成都为何进入高活力城市第一方阵?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1-01-10 08:43:47

产业、交通、文化关联性越强,人口总体吸引力越高

  《报告》通过数据采集和分析揭开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产业、交通、文化三个维度指标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呈现出“扎堆”现象明显——设施配套完善的功能混合区往往是活力表征和指标均高的地区。

  这正印证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李晓江的观点,城市已经不能通过职住分离的形式去吸引年轻人了,“他们要诗意的栖居,哪里有高品质的生活就会选择留在哪里,”在李晓江看来,城市的活力必须是人、城、产的融合。

  自2017年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成都以“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重塑发展比较优势,以产业功能区重塑产业经济地理,越来越多的区域成长为产业兴旺、交通便利、文化繁荣的地区,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

2.jpg

  黄伞巷的酒香、大川巷的画展、猛追湾的美食,人们看到的是老成都味道回来了,背后是产业激活社区发展。城市更新激活了老城区的活力,让烟火气重回“中优”区域。各种快闪、漫展、画展的创意活动百花齐放;成都更是常常因为美食、美景、综艺、潮酷等原因常年霸占热搜。

  “城市更新应该体现在城市活力方面,人是体现城市活力的核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张文忠表示,从城市体检工作总结的诸多方面来看,交通拥堵等问题影响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使老百姓对城市满意度下降,而以人民为中心是建设宜居城市的核心。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显示,路网密度、公交站点覆盖率等交通设施指标与产业、创新要素关系紧密;特别是上海、广州、成都、厦门等路网密度较高的城市成为小微企业高度聚集的典型城市。

1.jpg

▲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优化方案公示

  仅仅看数量,成都的交通和商业聚集度都颇具优势。成都的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目前已经达到518公里(不含有轨电车)。“十四五”末期,成都地铁的运营及在建里程数目标为850公里以上。截至2020年,在成都落户世界500强企业增至301家;新经济活力指数、新职业人群规模居全国第3位。

  一个创新之举是,成都以轨道交通改变城市布局,TOD开发改变城市形态,从而形成疏密有致的空间、宜居宜业的环境。日前,成都公布20个都市工业示范点位,被外界解读为成都版“硅巷”。在产业社区和特色楼宇中孵化创新基因,这也将形成复合的功能效应。

0.jpg

▲图源:《中国城市繁荣活力2020报告》

作者:钟茜妮
责任编辑:康小君
来源:红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