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学生“课间十分钟” 需多方共同努力
央视网消息:近期,一些地方中小学生“课间10分钟被约束”的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不少家长反映,课间十分钟学生除了接水、上厕所,其他时间都得老老实实待在教室里。随后,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小学校安排课间休息十分重要、十分必要。那么,现在各地学校的课间情况怎么样了呢?我们来看记者的探访。
在河南、山西、广东等地,记者随机采访了多所学校的学生,发现各地限制学生出教室的情况较少,但出于安全考虑,以及为了保障上课质量等原因,仍然有学校限制学生去操场,对跑跳等活动也有严格的规定。
不少受访家长认为,关于课间休息的这些限制,主要是学校和老师为了方便管理、减少麻烦。而学校方面则表示是“身不由己”,因为学生一旦在学校因为推挤、磕碰等原因发生意外,老师、学校就可能“吃官司”。正是由于各方对安全的过度担心,使得孩子们的课间十分钟变了味。
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在侵权关系中,唯有学校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才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教育、管理职责其实很宽泛,如果学校在举证方面有疏漏,最终判决学校“多多少少”都会承担点责任,因此,作为承压的一方,很多学校就选择减少了学生的户外活动。
专家表示,要化解学校的安全顾虑,找回孩子们的课间十分钟,急需要有合理的保障机制,用法律为学校撑腰,也要有敢于担当的学校管理者,更要有通情达理的家长。
深圳大学教师发展学院院长 叶文梓:我们必须要有一个立足点,那就是保护孩子的权益、保护他的休息权、保护他的教育权、保护他的发展权。
学校探索改进措施 办法总比困难多
记者走访发现,一些学校确实存在空间逼仄、楼层过高、班级众多等现实问题,无法满足所有学生在课间时段到户外操场活动。面对种种困境,也有不少学校积极探索解决办法。继续来看报道。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为了解决场地不足的问题,有的学校把走廊布置成运动角,学生们可以做些轻量运动。另外,在做好保护措施的前提下,天台也是可以利用的场所,例如打造成农耕平台,让学生们利用下课时间对植物进行观察和养护。
还有学校通过硬件改造,将大堂、停车场等场地进行软覆盖,来拓展学生们的活动空间。考虑到班级众多、天气条件等因素,学校也会灵活采用整体加分散或室外加室内等形式,轮转进行课间活动。
专家表示,除了要求学校管理者创新方式、探索现状下的改进措施之外,还需要教育主管部门从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等层面逐步化解问题。此外,巩固家校信任关系也需要政府在教育布局、网络监管等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深圳大学教师发展学院院长 叶文梓: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孩子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从硬件到软件、从学校到家长到社会方方面面来共同努力。
来源: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