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增城:专家为丝苗米发源地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稻”路
中国小康网讯 11月17日,2023中国(增城)丝苗米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广州市增城区举行,农业农村部、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州市及增城区领导与行业专家、科学家、企业家、行业主体、投融单位、新农人、媒体代表等300余人齐聚一堂,为增城丝苗米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2023中国(增城)丝苗米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现场
稻米起源于中国,岭南是稻作文明和文化最早起源地之一,4500年前,广州增城就出现了栽培稻。增城丝苗米作为岭南优质稻米的极品代表,已有500多年的辉煌,现如今“北有五常,南有丝苗”深入人心,丝苗米已经成为了中国高端米的代名词之一。
排序家谱,谁是增城丝苗米的嫡系血亲?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湾区种质数字港”三年来已汇聚起856份丝苗米核心种质和20000余份关联种质,基因组、表型组等组学数据已超1000亿,通过对 “表型+基因型”身份鉴定建立起了“五位一体”的身份识别系统,能够快速追溯、确定种质资源的系谱关系。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还对2000多万个多态性位点大数据聚类分析,定位了增城丝苗米与籼米、粳米比对的特异性基因区,发掘到与株高、粒长等关联的SNP位点,证明水稻控制粒型的几个关键功能基因(GS3,GW5和GL7)在广东丝苗米粒型改良中起关键作用,初步找到了广东丝苗米优异品质相关的功能基因。
本次大会上具体负责湾区种质数字港建设的广州国家农业科创中心首次发布了丝苗米种质的这些宏观规律大数据,通过1000亿条组学数据进行遗传距离分析,追溯增城丝苗米的全国“嫡系血亲”,并数字模拟还原增城丝苗米500年的“开枝散叶”路径,通过2000多万个多态性位点大数据聚类分析,定位增城丝苗米与籼米、粳米比对的特异性基因区,发掘与株高、粒长等关联的SNP位点,证明水稻控制粒型的几个关键功能基因(GS3,GW5和GL7)在广东丝苗米粒型改良中起关键作用,初步找到了广东丝苗米优异品质相关的功能基因,从内源遗传规律上解释了增城丝苗米500年来为什么一直作为“米中极品”而惊艳不休。
丝苗米产业要怎么高质量发展?与会专家献智献策。会上,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柯炳生、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程式华等专家分享了《汇聚各方合力,打造丝苗米公用品牌》《我国水稻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科技增效途径》等主旨演讲。
柯炳生说,增城丝苗米名气高、增科新选丝苗1号口碑好,同时有好的科技条件、品种优势,地方政府支持力度大,企业积极性高,增城丝苗米产业发展的潜力很大,这是挑战,也是机遇。
程式华说:“增城丝苗米作为地方区域品牌,关键要做到品种改良与品牌建设相结合。如果优质丝苗米没有品牌,它就是普通大米。如果光有品牌没有好的品种,它也产生不了效应。只有形成了品牌,它的效应才在。最后还要打造丝苗米全产业链,贯通种子生产、加工销售、宣传等环节,把增城丝苗米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首席专家、广东省种子协会会长、广东丝苗米产业联盟理事长林青山说,“增城丝苗米产业联盟成立后要解决产业链问题,要结合自己的特色制定增城丝苗米的标准,这个标准应该比广东省的标准更严格、更有特色,选好的品种、打造好的品牌,打造广东丝苗米产业联盟的标杆,把整个丝苗米行业带动起来。”(高睿)
编辑:王际娣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