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丨“安置小区”如何蝶变?
11月25日,2023年“红色根脉强基·共同富裕引领”乡街治理大比拼第九次“互看互学互比”现场会举行。记者来到姜家山乡三江社区,看安置小区如何进行蝶变。
在风和日丽的冬日,当一天“安置小区”的居民,会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上午,记者走进三江社区兴运家园小区,看到整洁的道路两旁摆放着充满童真的泥人玩偶、画作,一旁,绿树围绕着的空地前,孩子们手执彩绳踏着音乐节拍尽情展示花样跳绳……冬日暖阳下映照着的是一张张太阳花般的笑脸。在这里,周六是他们的社团服务日,小区成了他们学习、展示的平台,大人、孩子们聚在一起,共同驱散冬日的严寒。
三江社区是去年成立的新社区,共3591户,入住2791人,是衢州市体量最大的集体土地征迁安置小区的融合型大社区。“我们这个社区主要由四个乡镇(街道)的拆迁安置村民、二手房、出租户等人群组成,遗留问题多、矛盾纠纷多、利益诉求多,说真心话,起初在社区治理这方面真的感觉力不从心。”在三江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邱芬看来,作为一个刚刚回迁的安置小区,从农村的“楼下”到小区的“楼上”、从“村民”到“居民”,这个转变需要社区投入更多的精力、下更深的功夫。
“最开始我来到这儿的时候,看到有居民在小区楼下空地里摆酒席。挺难想象在城市的小区里能看到那个场面。”去年12月,邱芬来到三江社区任职,摆在她面前的就是一道认知“鸿沟”,“你上前和他说不能在小区里这样干,他就会反问怎么不行?以前在农村就是这样摆的。你和他说不能在楼下摆,他就搬到楼顶摆。”认知和习惯的不一致,让居民觉得原先在农村“理所当然”的事,来到这儿突然行不通了,社区工作更是难以推进,接下来要怎么办?
“做社区工作,居民的需求才是我们的工作方向。既然习惯一时难以更改,那是不是可以换种方式,先取得他们的信任,再找到一个合适的方式解决问题。”邱芬说。于是,今年4月,三江社区党支部决定开展“咚咚来敲门”行动,听听居民的心声和诉求。一开始,他们吃了不少“闭门羹”,随后,在乡党委的指导下,按照“一村认领一小区”的模式,三江社区协同村社干部、党员、楼栋长与居民信任的群众一起上门,通过“摸家底、拉家常、帮家务、寻家宝、塑家风”“五家”工作法,了解居民的共性需求,搜集民情民意,帮助居民解决难题。做到简单的事情现场答复、复杂的事组团联村一起上,难题则将收集到的意见建议递交乡党委,一起探讨研究,一件件解决居民反映的邻里矛盾、基础设施、环境提升等方面问题。
在走访过程中,三江社区工作人员了解到确实有部分居民希望有一个场所能筹办红白喜事。今年8月,在启动三江社区邻礼中心建设时,乡党委及村社工作人员便将居民的需求考虑在内,在邻礼中心的二楼重点打造了多功能厅。平日里,它是会议厅,有需要时,又变成了居民可以使用的红白喜事馆,不仅满足百姓需求、解决了他们原先乱摆酒席的安全隐患问题,还将原先对工作不理解的居民发展成社区治理“合伙人”。
三江社区聚焦民生“小事”,“邻距离”启动“全方位”微调研,探索“1+2+9+N”的村社融合网格治理体系,在5个小区建立小区网格党支部,将26名村社干部打通使用,配齐配强“1+3+N”网格力量,实现“支部共建、人员共用、事务共管”。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三江社区解决了“夹层改造”“健身器材增设”“开通延伸77路公交路线”等民生实事。此外,在提升社区硬件设施的同时,三江社区的“软件”方面也不落下。排舞、健身操、跳绳、绘画、手工等多个社团,通过“小手牵大手”加快居民楼下到楼上的转变;举办安置小区“老村民·新邻居”邻里节,打造起小区里的熟人社会,让居民共同参与到小区治理中来。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聚焦群众所急所盼,充分挖掘资源优势,整合社区空间,盘活社区资源,深化造血功能,以新时代‘三民工程’为抓手,结合‘邻礼通·三民工程’应用,夯实‘未呼先应马上约、有呼必应马上办、一呼百应马上到’的‘三呼三应三服务’,谱好为民服务的‘交响曲’,让生活在‘安置小区’也成为一种幸福。”邱芬说。
来源:柯城发布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