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虐猫”事件淡出之后科学动物观需要更好普及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4-01-31 11:29:18

  1月29日,某小动物保护组织将昆明动物园猴山中救出的两只猫接回北京进行救治照看,在舆论场中备受关注的昆明动物园“猴猫共处”风波,至此告一段落。尽管这起事件一度冲上热搜榜第一,但它迟早会淡出公众的视线。对关注动物福利与动物园事业的人而言,在热度过去之后,不妨用更多精力去讨论和思考:要把公众对动物的关心关注引导到对自然的科学认识与理解之上,还有哪些事情应该做好?

  被誉为“当代达尔文”的生物多样性之父威尔森(E.O.Wilson)曾提出“亲生命假说”(biophilia hypothesis),认为喜爱亲近大自然与动物是人类的本质。但人与动物的关系,从早期的与自然搏斗获取基本生存资料,包括猎杀各类动物,到驯化驯养利用动物,直到今天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走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中,动物园和宠物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野生动物园起源于19世纪末的私人收藏,早期更多满足了部分人的猎奇心。二战后,动物园逐渐开始强调保育意识,积极参与濒危物种保护。20世纪80年代至今,动物园整合了更多的科研与教育功能,帮助人们全面理解自然成了重要任务。这一发展历程反映了社会对自然生态和野生动物保护观念的不断演变和提升。

  与此同时,宠物也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不容忽视的角色。现代社会中,宠物已经成为万千家庭的一部分,猫、狗等伴侣动物与人的亲密相处,不仅丰富了饲主的生活,也深化了人们对动物情感与行为的理解和体验。这种亲密关系不仅满足了人们的陪伴需求,还促使更多人关注和关心整个动物界的福祉与保护,将人与动物之间的纽带拓展到更为深刻的层面。

  在昆明这起事件中,不论是涉事动物园在回应公众时不专业的表现,还是某些对动物行为进行不恰当的拟人化解读、用人类道德批判猕猴的言论,都让专业人士深刻体会到:在公众对自然的关注上升到一定高度、走向对自然的热爱和理解的过程中,专业科学教育是多么不能缺席。在这件事上,科学界与新闻媒体都应有更加积极的作为,有效推动正确的动物观念深入人心。

  不论自然规律多么冷酷无情,科学知识的传播者和接受者,都是有情感,有立场的人。动物园等专业机构,在饲养和展示动物时,应该对游客和社会大众的心理和情感有足够的理解和共情。使用流浪猫控制鼠患或许不是毫无依据,但当确实出现猴群攻击猴山里的流浪猫,猫也表现出挣扎痛苦,引起大众舆论的关注时,园方应对公众情绪有充分理解,也应对动物福利有基本认知,及时处理并积极回应社会质疑。不能共情传播对象,不能保障动物福利的动物园,恐怕很难说是好的动物园。这一点,国内也不缺乏正面示例。我们所有从业者,都应该做得更好。

  而大众媒体,特别是权威媒体,则应更注重深度的科普宣传,传递对自然的正确认知,而不是简单追逐网络热点。比如之前所谓的“可可西里网红狼”事件,本来是典型的人类错误投喂野生动物,导致其行为改变的案例。投喂“网红狼”的人,纵然不是出于坏心,但其行为终究是为了自己的快乐,把野生动物置于险境之中,也把由此带来的风险留给了社会。对此,一些媒体在报道时只从戏谑的角度切入,而没有将对待野生动物的科学常识有效传播给社会大众。本次事件中,用“虐待”等形容人类暴力行为的词汇描述猴子的行为,也是在大众传播中将动物的行为错误地拟人化、道德化的案例。

  媒体在科普宣传中扮演的角色,不止是信息的传递者,更应是教育的推动者。在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基础上,媒体应深入挖掘动物保护的核心问题,揭示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和动植物种群的影响,引导社会形成更为全面、深刻的生态观。这种长期的科普宣传不仅有益于公众的教育,也能够为整个社会创造对动物更加友好的氛围。

  从关注自然到热爱自然,再到理解自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专业科学教育和知识普及不容忽视。只有当大众既有热忱,也有理性,我们才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有温度爱心的专业机构和有科学素养的大众媒体,缺一不可。

  (作者系江苏省动物学会理事)

  周威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1月31日 04 版

 

作者:周威
责任编辑:风华
来源:中国青年报
热点文章
独家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