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传承,浙江多地创新发放“家训红包”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4-02-26 12:25:44

  中国小康网讯 “宋包公,刻诫廉。类彼者,廉之范。宁无财,不伤廉。若俞子,当自警……”在全国历史文化名村——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俞源乡俞源村的俞源家训馆里,镌刻着传承了六百余年的25条家规家训。这一条条家训,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内涵丰富,引导着一代又一代的俞氏子弟传家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2024年龙年元宵节,俞源村97岁的俞孝清老人,趁着一家四世同堂团圆之际,给20多个晚辈发放红包。孩子们打开红包一看,里面装的不是钱,而是一张张写有“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等内容的家训。曾孙女俞瑾收到的“家训红包”很特别,是“有胆有识,有礼有节”八个字。

  “太爷爷希望我要做一个有礼有节的人。”俞瑾说。

  无独有偶,元宵佳节,杭州市余杭区鸬鸟镇养老服务中心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敬老活动——贺新春·闹元宵·扬家训,现场书写的“与人为善、厚德载物、礼貌待人”等文明用语被包在一个个红包里送给了孩子们。

7.jpg

  63岁的鸬鸟镇下城村村民张彩琴,给孙子郑欣宇发的“家训红包”是“礼貌待人”。她表示,镇里组织老少三代人书写、发放“家训红包”活动很新鲜,很有意义。

  郑欣宇说:“见到叔叔阿姨要问好,跟其他小朋友相处的时候开开心心,我觉得这就是礼貌待人。我会好好听奶奶的话,快乐长大。”

  作为余杭区唯一全部村社均入选区级年度“文明有礼”基本单元典范和示范村社培育对象的镇街,让文明有礼逐渐融入全镇百姓日常生活,鸬鸟不断创新工作思路。负责养老工作的镇党委委员万涛表示,他们邀请专家智囊团策划了这场特别的“家训红包”发放活动,让“文明有礼”代际相传,打响“浙江有礼·文明圣地·礼遇鸬鸟”镇域文明新实践品牌。

  “基于国家已出台施行《家庭教育促进法》《爱国主义教育法》《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我们应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抓手’和‘道具’,深入挖掘‘银发宝藏’和‘红色基因’,大力传承家族财富,把‘族谱密码’与‘中华文化基因’链接在一起,助力每一位公民实现属于自己的家国情怀。”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员夏学民表示,浙江创新提出“家训红包”这一新概念,旨在强化家风家训作为精神财富的财富属性,提升家风家训在家族传承中的应有权重。

  家风家训,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殷切期望,也体现了民族道德风尚的一脉相承。浙江省老年服务业协会会长徐佳增表示,此次“家训红包”发放活动主题鲜明,形式活泼,在浙江省乃至全国养老服务界堪称首创。此举在以良好的家风家训教育下一代、体现中华民族尊老爱老敬老助老的传统美德的同时,旨在强化“老年人不是负担而是社会财富”的积极健康老龄化理念,助力“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叶菲 叶丰鸣 杭州市余杭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编辑:朱霞


作者:叶菲 叶丰鸣
责任编辑:王一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热点文章
独家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