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主导的极简婚礼其实一点都不简单
裴谕新
婚礼是一对新人步入人生新阶段的重要仪式。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人参与到婚礼设计的各个环节,“三无婚礼”或极简婚礼逐渐兴起,受到不少年轻人的追捧。怎样理解年轻人选择极简婚礼背后的需求?近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了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副教授裴谕新,就相关话题进行了探讨。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您在年轻人的婚恋观、婚礼习俗方面做过不少研究,有哪些研究发现?
裴谕新:最近几年我们在广州一带做了不少有关年轻人婚恋观、婚恋行为、婚礼花费、彩礼等方面的调研。我们发现,现在选择结婚的年轻人,大多是“爱情婚姻”,即彼此很了解,做好了携手一生的准备,而且在确定恋爱关系到正式结婚的各个阶段,都要有仪式感。比如从恋爱开始,会在生日、七夕节、纪念日等日子准备礼物。步入婚姻前,要有精心设计的求婚仪式,比如与亲朋好友搞惊喜派对,求婚的地点要有纪念意义。到了决定领证的时候,会提前挑好日子,当天要精致打扮,有些人还会跨区到更有特色的婚姻登记处登记,总之很看重仪式感。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年轻人在婚礼安排上有哪些变化?
裴谕新:我们在广州地区做了一项调研,回收了1000多份问卷,并采访了30多对新婚夫妇,发现大部分人的婚礼是比较正式的,要摆酒席,要有司仪、摄像师、摄影师和化妆师这“四大金刚”,完全裸婚比较少见。
在婚礼的支出上,一般在几万元,少部分会达到10万元,不论婚礼的开销是多是少,大多数年轻人是比较理性的,基本上不会超过家庭的预算。
当然,我们在调研中也发现,有的年轻人婚礼形式出现了新变化,比如有一对夫妻,他们是中学同学,有许多共同好友,所以他们的婚礼办成了类似于茶话会、派对的形式,由双方去策划,邀请好友参与节目表演,花费不多,但效果很好,每个人都很满意。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近几年,极简婚礼或“三无婚礼”在年轻人中悄然兴起,您觉得极简婚礼为什么会受到一部分年轻人的追捧?
裴谕新:首先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年轻人的自主意识在增强。过去年轻人结婚,婚礼主要靠婚庆公司安排,或者靠父母张罗,因此比较传统,流程相对固定,对排场比较看重。现在不少年轻人会主动参与到婚礼的布置安排中,把个人的想法融入进去,主动构思,把婚礼变得独一无二、具有鲜明个人特色,成为两人感情的象征。
其次是“爱情婚姻”带来的情感默契度。极简婚礼看似“简单”,实则非常考验新人双方的感情深度、沟通顺畅度和三观契合度。极简婚礼的开销、布置、时间、流程、内容,乃至邀请的宾客都要靠双方协商。这可能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简化”。从嘉宾人数、流程内容上看变少了,但投入的时间和情感更多了,成本是比较高的,要求双方都愿意在这件事情上投入,保持协商和沟通。双方共同筹备出一个满意的婚礼,会成为新家庭的重要生活基础。我们把筹备婚礼称为新夫妻的“第一项家庭工程”,家庭建设其实从婚礼就开始了。
第三是年轻人的消费观念更加理性。对于处于家庭建设起步阶段的年轻人来说,婚礼支出是比较大的。近些年来,“极简”“精明”的消费观念在年轻人中愈发凸显,反映到各个方面。在调研中,我们遇到一对新人,他们在筹备婚礼时会提前做预算,控制花销和成本,比如婚房里的装饰品是自己制作的,也会网购一些便宜的物品,把钱花在刀刃上。
还有一点是年轻人更注重婚礼的自在感,社交属性更强了。在传统的婚礼仪式上,新郎新娘是绝对的主角,来宾则大多在下面看着,吃完饭离开。在一些极简婚礼上,新郎新娘邀请的嘉宾往往是同龄人,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到互动中来,成为这场婚礼的一部分,也能真心享受婚礼带来的喜悦。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如何理解不同婚礼形式背后的代际差异?
裴谕新:在婚礼的筹备上,有些父母只为孩子提供资金,对婚礼的流程和内容选择放手,有些父母则会参与到婚礼的安排中来,比如备多少桌酒席、邀请哪些客人、安排谁来接待等,婚礼也是维系社会关系、亲族交往的重要方式,对于仍处于传统社会环境中的父母来说,传统婚礼是重要的,意味着他们完成了养育子女的责任。但这种婚礼形式往往是年轻人不太喜欢的。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我国社会,婚礼往往被赋予浓厚的文化和社会意义,这些意义随着现代化的进程,有哪些变与不变?
裴谕新:在过去,婚礼不只是一对新人之间的事,通常带有很浓厚的人情色彩,意味着人情交往、关系维系,甚至是资源交换,而且婚礼的排场某种程度也体现着社会地位,所以大操大办的婚礼会显得“有面子”。
随着越来越多城市小家庭的出现,父辈的社会资本能给年轻人提供的支持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专业资本或知识资本在提升个人阶层中的作用更突出了,关系社会的色彩和作用逐渐减弱。投射到婚礼上,体现为年轻人的自主性更强了。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您觉得极简婚礼会成为未来的主流吗?
裴谕新:我认为这种极简的婚礼形式会在某些年轻人群体中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比如靠个人的专业技能足够支撑自己在城市生活,看重个人的兴趣爱好及情感需求,远离乡土社会等群体。我们之前采访过一名IT行业的年轻人,他的婚礼就不到10个人,很简单;还有一名传媒行业的年轻人,出于行业特性,更倾向举办有创意的婚礼。但有些年轻人还是会更倾向传统婚礼,毕竟一些旧的规矩、旧的形式仍在延续,过度搞创新,可能会难以得到周围人的认同。总之,婚礼形式越来越具有明显的城乡差异、职业差异、圈层差异等。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年轻人婚恋是一直热议的社会话题之一。从降低年轻人婚恋成本的角度,您有哪些建议?
裴谕新:我们的调研发现,无论是协商彩礼还是筹备婚礼,恋人双方的感情基础和沟通程度都起着很重要的缓冲和润滑作用,如果双方感情基础好,愿意充分沟通,能让双方父母尊重他们的安排,过程就比较顺利,结果也往往令他们满意。
其实对于想要进入婚姻殿堂的年轻人来说,总会想办法解决结婚过程中的支出问题,降低成本。事实上,他们面临的比较大的婚姻成本,一个是婚房,另一个是孩子的养育和教育,这应该是需要持续关注和解决的。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志伟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3月19日 07 版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