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首次!科学家揭开月球背面地下结构神秘面纱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0-02-27 17:36:39
中新网北京2月27日电 (记者 孙自法)继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着陆月球背面之后,中国科学家对月球背面的科研再次创造一项人类首次——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科研团队基于嫦娥四号任务,首次揭晓月球背面地下浅层结构,这也是人类首次揭开月球背面地下结构的神秘面纱。
嫦娥四号月背着陆区地下分层结构示意图。 国家天文台供图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27日发布消息说,该台李春来、苏彦研究员领导的科研团队,利用嫦娥四号任务玉兔二号月球车上搭载测月雷达的直接就位测量,获得月球背面地下浅层的第一张雷达图像、月表下物质的特性参数,以及溅射物内部地层序列,首次揭示出月球背面着陆区域地下40米深度内的地质分层结构,发现地下物质由低损耗的月壤物质和大小不同的大量石块组成。
科学家表示,月球背面地下结构被首次揭晓,对于了解撞击过程对月表的改造、火山活动规模与历史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将极大提高人们对月球撞击和火山活动历史的理解,并为月球背面的地质演化研究带来新的启示。
北京时间当天凌晨,中国科学家在月球和深空探测领域完成这一重大发现的研究成果论文,获国际科学期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在线发表。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科研团队介绍说,嫦娥四号探测器2019年1月3日在月球背面最古老且最大的南极-艾特肯(South Pole–Aitken)盆地内的冯·卡门(Von Kármán)撞击坑底部成功着陆。冯·卡门撞击坑形成于前酒海纪,中心位置为月球南纬44.45度、东经176.3度,直径约186千米。坑内地形相对平坦,坑底被玄武岩填充,玄武岩表面相当一部分区域被周边大型撞击坑的溅射物所覆盖,并广泛分布着二次撞击坑。
作者:孙自法
责任编辑:康小君
来源:中国新闻网
来源:中国新闻网
相关文章
热点文章
独家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