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代表专访│华南农业大学校长刘雅红:全面服务乡村振兴,勇挑重担
中国小康网10月21日讯 记者张玉荣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我们华南农业大学更加坚定了农业院校在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道路上勇挑重担的信心和决心。”10月20日,党的二十大代表、华南农业大学校长刘雅红接受《小康》记者采访表示。
党的二十大代表、华南农业大学校长刘雅红
刘雅红说:“华南农业大学作为一所以农立校、以农业特色为优势的综合性大学,又是华南地区唯一一所农林类‘双一流’建设高校,全面服务乡村振兴,我们责无旁贷。”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作为服务乡村振兴的人才摇篮,刘雅红介绍,华农将瞄准乡村振兴需求,不断深化党建引领“三全育人”模式,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生物种业、粮食安全、生命健康、粤港澳大湾区等重大战略,针对重大基础科学问题、世界科技前沿和未来科技发展趋势,深入推进“新农科”“新工科”“新文科”建设,打造新农科“一流课程方阵”和“一流专业方阵”,不断强化“丁颖创新班”、基地班、特色班、企业班等订单式人才培养,加大力度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兴农创新班”“粤港澳大湾区研究生专项”等项目实施,全面推进耕读教育,构建“价值-情怀-知识-能力”四链联动的“三农”人才培养新模式,着力培育“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优秀人才。以知识体系构建、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推进本硕博课程贯通,统筹推进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培养模式改革,依托大型农业骨干企业、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吸引农业企业全方位深度参与硕博人才培养。此外,华农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建好服务全市域、全县域、全镇域的乡村振兴培训学院,打造一支服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教师队伍,开展“菜单式”“订单式”培训,构建“农业高校+涉农企业+农民”的培训模式,以强大的培训队伍推动传统农民转型升级为懂技术、感党恩的“土专家”“田秀才”。
华南农业大学作为一所具有鲜明农林特色的广东高校,又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地带。刘雅红说,近年来,华农面向乡村振兴主战场,立足广东,面向粤港澳大湾区,辐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以现代农业科技人才和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按照“建站布网、产教融合、示范引领、辐射带动”原则,优化布局“点-线-面”的社会服务网络体系。持续发力组建乡村振兴研究院等研究服务机构,深化政产学研用一体,与地方政府、大型龙头企业和涉农院校共建一批乡村振兴研究院分院、科技创新中心、产业研究院、服务乡村振兴共同体、农技推广服务驿站、产学研合作基地、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社会服务站,建成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桥头堡”,统筹推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创新创业和政策咨询,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截至目前,华农已建设乡村振兴服务站点279个,组建1200多人的农村科技特派员队伍和78支全产业链服务团队,服务全国近500个县(区)和100多个省级、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学校科技精准扶贫工作入选全球最佳减贫案例。
刘雅红在指导学生做实验。 学校供图
刘雅红告诉《小康》记者,华农统筹全校相关资源,设立了乡村振兴研究院,并围绕“五大振兴”,组建了10个研究中心,开展战略规划和宏观研究,强化学校服务乡村振兴的“智力”支撑。积极加强与地方政府、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创新合作模式和运行机制,围绕乡村产业、人才、生态、文化和组织“五大振兴”需求制订标准,建成一批乡村振兴示范带、示范县(区)、示范镇村,打造乡村全面振兴的“广东样板”。以政校企共建新型研究机构(科创中心、研究院等)为载体,探索构建“研究开发-中试开发-成果转化-示范推广”全链条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打造科技支撑龙头企业引领行业创新发展的典范;以学校与从化区共建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等为契机,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县(区);以驻镇帮镇扶村工作等为平台,打造一批乡村振兴示范镇(村)。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作为教育界代表,十年来,我亲历和见证了我国高等教育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刘雅红对《小康》记者说,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不仅实现了21个地级以上市本科、高职院校全覆盖,而且质量得到全面提升,全省“双一流”建设高校总数已达8所。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
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关键靠人才,从教育救国、教育兴国到教育强国,都需要一大批像钱学森这样矢志报国的栋梁之才。刘雅红向记者表示,“我们将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胸怀‘国之大者’,立足党和人民事业后继有人这一根本大计,以学校‘双一流’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以农立校的综合性大学的学科特色优势,持续深化‘三全育人’工作,培养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创新人才,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大学生把个人发展融入到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把事业之根、人生之根牢牢扎在祖国大地上,努力为新发展格局的构建贡献智慧和力量。”
编辑:麦婉华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