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社·生态关注】美国近1000只鸟集体撞向大楼后死亡,何以减少悲剧发生?
近日,芝加哥麦考密克展览中心的地面铺满了近1000只鸟类尸体,城市中的飞羽精灵又一次惨遭玻璃幕墙的“屠杀”。被喻为“天空之境”的玻璃幕墙俨然已成为城市陷阱,一扇扇玻璃窗,成为了鸟儿此生飞越不过的高墙。
图源:中国环境报
鸟撞被认为是导致野生鸟类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鸟撞(bird collision)通常指鸟类在飞行过程中与风机、飞机、建筑物等人造物体发生撞击致死的现象,在城市中常发生的是鸟撞建筑(bird-building collision)。在北美,鸟撞被认为是人类活动导致野生鸟类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威胁程度仅次于流浪猫捕食。有研究显示,加拿大每年约有2500万只鸟类因撞击建筑而死亡,美国的统计数据更为惊人,每年有3.65~9.88亿只鸟类丧命于鸟撞。
据悉,近几个月是棕榈莺、黄臀莺、白喉麻雀等其他鸟类的秋季迁徙,它们经过芝加哥,飞往南方过冬。
芝加哥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生态学家斯托茨介绍,一夜之间有如此多的鸟类死亡,说明有大量鸟类在此迁徙。据报道,10月4日晚至5日凌晨,芝加哥上空的迁徙鸟类数量达到峰值,约150万只。无独有偶,2021年9月也曾有数百只迁徙候鸟经过纽约时撞上当地多栋大楼的外墙后死亡。
鸟撞事件在我国也时有发生。今年4月,四川成都昆虫专家赵力在都江堰一处商业街路过时发现,多只鸟疑因撞上玻璃死亡,其中还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红嘴相思鸟。
2020年4月,北京昌平区某小区就曾因在房屋之间加装玻璃幕墙导致鸟撞。当时,北京师范大学鸟类学专家赵欣如称,玻璃镜面会反射出天空的景象,鸟类飞向玻璃幕墙并撞击时,可导致颅内出血、头骨及身体各部骨骼的断裂破碎、内脏受损出血等致死性外伤。
为什么鸟类会对庞大的建筑物视而不见?
鸟撞的发生和频率与建筑物特征、建筑周边环境、季节、鸟类特征等很多因素都有关系。
鸟类会被玻璃上的影像所迷惑,无法像人类一样分辨出玻璃材料的存在。玻璃具有通透反光的特性,反光的玻璃映射出水面、树木、蓝天、白云等自然景观,鸟类误认为前方是开阔的自然场景而挥翅向前;亦或者,通透的玻璃清晰地展现了远处的绿地湖泊,鸟类认为穿过玻璃便可到达进而飞向玻璃。
在夜间,人造的光线不仅会让鸟类失去方向感,还会吸引鸟类,最终让大量鸟类聚集在光源建筑物周围,大大增加鸟类撞击建筑并造成死亡的风险。
鸟撞大多发生在春天和秋天的鸟类迁徙季,一些鸟类迁飞时对城市环境不太熟悉,可能跟建筑发生撞击。在繁殖季节,一些新出生的幼鸟飞行技能尚且生疏,也容易发生鸟撞。
从鸟种来看,蜂鸟、雨燕、莺类、雀类、旋木雀以及鸫类更容易发生鸟撞;从类群来看,迁徙鸟类比留鸟更容易发生鸟撞,林栖鸟类及食虫鸟类相比于杂食性鸟类及地面觅食鸟类发生鸟撞的比例更高。
为什么我们可以相对容易地辨别出建筑物的玻璃,但鸟类却做不到呢?
玻璃是近现代才被广泛使用的人造建筑材料,随着工业革命以来的全球城市化迅速发展,在百年间极快地改变了地球表面的样貌。然而,鸟类在地球上生活了几千万年,却从来都没有与玻璃共存的经验,对玻璃完全“没有概念”。
同时,这和鸟类的感官特征也有关。和人类不同,鸟类的侧方视力强于它们的正面视力。在飞行过程中,鸟类常常需要通过扭头或回头来提防掠食者、寻找猎物,飞行正方向的视力分辨率反而较低,这使得它们难以有效发现前方的障碍物。
此外, 鸟类对于移动的物体更灵敏,这也让它们更难注意到前方的致命玻璃。
防鸟撞行动,为鸟儿护航
目前国内对鸟撞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其重要性不容小觑。每年有大批鸟类迁徙过境中国,当前全球主要有九大候鸟迁飞区,其中四个经过中国,分别是:西亚—东非迁飞区西太平洋迁飞区、中亚迁飞区以及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其中,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经过中国东部人口密集区,城市化发展迅速,人口快速扩张,如何使得人类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之间达到共赢,推动全域范围内社会公民共同参与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目前我国已建立“全国防鸟撞行动网络”,该行动网络是由昆山杜克大学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实验室牵头,多家机构共同发起的合作网络。《全国防鸟撞行动网络2023年度报告》中指出在2022年秋季与2023年春季调查中,共发现190起鸟撞事件。其中,记录到鹟科和莺科发生鸟撞的频率显著高于其他科。随着调查更加全面深入的展开,相信未来对于鸟撞的关注度和了解程度会逐渐增加,构建鸟类友好型城市也将成为更多人的共识。
何以减少悲剧发生?
主要措施就是让鸟类能“看见”玻璃,能感知到玻璃幕墙的存在。在建筑设计之初,从根本上减少玻璃的使用面积,或将整片玻璃划分为更小区块。
玻璃幕墙之所以成为鸟类的致命屏障,很大程度是因为其反射的、虚幻的蓝天白云和植被,会被鸟类看成可飞越的自然环境。因此,阻断玻璃的反射作用,能让鸟类看清障碍物,放弃从玻璃面穿过的想法。
考虑鸟类视觉感受,筑造时选择能反射紫外线的玻璃,或者采用烧结和压花玻璃、半透明和不透明玻璃等玻璃材料,不会造成鸟类连续空间的视觉误判。在夜间,尽量关闭建筑物内的灯光照明或调暗亮度,尤其在迁徙季时,这样的熄灯行动尤为重要。
对于已有玻璃幕墙的建筑,可以张贴防鸟撞波点贴纸进行标记。昆山杜克大学环境研究中心助理教授李彬彬介绍,有研究发现,当整面玻璃都贴上波点图案或十字条纹线时,鸟类看见的就是一个如同栅栏一样的二维平面。
例如,10月14日世界候鸟日之际,腾讯响应全国防鸟撞行动网络倡议,进行了鸟类友好建筑设计改造,在深圳总部大厦外侧玻璃幕墙,粘贴防鸟撞波点贴纸。腾讯的做法 “友好有爱”,为世界变好做出了一点有温度的改变,让人不禁点赞。
在实际操作中,对贴纸上的图案间距、形状、方向等提出一定要求。例如,线条宽度要大于0.3厘米,点的直径至少为0.7~1厘米。图案间距应保证横向间距和纵向间距都在5厘米以内,这个长度小于绝大多数鸟类的翼展。
颜色方面,包括黑色和白色在内与玻璃对比明显的颜色会更加有效。此外,单独的橙色和红色具有更好的防鸟撞效果。贴纸应贴在玻璃外侧才更加有效。
玻璃艺术,光影变幻,玻璃幕墙如今成为展现建筑美学的重要载体,但同时也成为了致使飞鸟丧命的城市陷阱。好在城市陷阱可以被填埋修复,鸟撞事件可以通过保护措施尽量避免。人类作为万物中的一部分,与其他生灵共享着长风沛雨,艳阳明月,万物本应和谐相融。如何实现万物共生之态,建立共栖之地,还飞鸟以自由,让天地间的生命都饱满丰盈,还需要我们有更多的觉知,更多的前行。
(透视社综合国家自然博物馆、中国科学报、中国环境报、羊城晚报报道)
编辑:李煦、廖明娟(实习)
校对:李旭颖
审核:龚紫陌
来源:透视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