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社·全民健康】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对花粉过敏?
春天到来,百花盛开,各色奇花异草争相斗艳,正是出游的好时节。然而,对于花粉过敏人群,花粉浓度升高却是他们的“噩梦”。
图源:卡乐图片。(摄影/贾琼)
花粉过敏人数激增
万先生是严重过敏性鼻炎患者,每年的春、秋两季都最难熬。“一出门就打喷嚏、流鼻涕,眼睛里每天都是泪汪汪的,嗓子疼、耳朵痒、鼻塞,脸上没有一点舒服的地方,痛苦得不行。”万先生表示。
到北方上学第二年的春天,张女士发现自己出现了新闻报道中的花粉症。于是,她被迫开始了“每天吃氯雷他定、海盐水洗鼻子”的生活。“感觉像是有100只虫在眼睛里‘聚会’,然后又有10个人在捅鼻子。”张女士这样描述过敏时的感受。
“其实花粉过敏的人群是非常痛苦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变态反应(鼻过敏)科主任医师欧阳昱晖表示,“患者会反复、连续地打喷嚏、流清涕,鼻子和眼睛发痒,有时明显流泪,甚至会出现气短、胸闷。还有一些人,面部等暴露在外的皮肤会瘙痒、起疹子。”
花粉过敏又称“花粉症”,是指漂浮在空气中的花粉在与人体发生接触后,导致人体产生一系列过敏性疾病,比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疹、支气管炎和哮喘等。
由于过敏体质人群的增多,花粉过敏已经成为危害健康的大问题。一方面,因多种原因过敏性疾病的患病率本身在显著增加,据统计,我国花粉过敏的人群已达2亿。另一方面,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植物的花粉季节延长,花粉产量增加。每年3月中下旬到5月上旬,因花粉过敏就医人群就会显著增加,除了引发呼吸疾病和皮肤疾病,花粉过敏严重的还会引起过敏性休克,甚至引发心力衰竭。
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副主任医师顾建青认为:“现在人们的居住、工作环境过于洁净,很少有多样性的细菌、病毒,这导致我们的免疫系统过度敏感,容易出现过敏反应。另外,城市硬质的地面不容易吸附花粉,花粉落地后会不断随风播散,所以空气中的花粉含量很高。工业化产生的一些大气污染物也会刺激我们的呼吸系统,增强过敏反应。”
春季花粉过敏的“元凶”而是树木类花粉
每到花粉飘散的季节,万先生都会尽量减少出门。“一看到天空飘柳絮、杨絮毛毛,就不敢出门了”。必须要出门的时候,万先生只能戴上口罩、帽子、眼镜的“三件套”,而且上车就关窗户、开空调。
不过,即使这样“裹得严严实实”,依然防不住各种过敏症状。在花粉季出门办事,万先生经常一连打几十个喷嚏:“还没走到人家面前,一听到连串的喷嚏声就知道是谁来了。”“吃了药才敢出门,一些花草多的公园都不太敢去。”张女士也表示。
“其实,公园赏花时出现过敏症状很可能不是对桃花、海棠花过敏,而是对和它同一个季节开花的其他植物过敏,”欧阳昱晖介绍,“引起花粉过敏的主要是树木和杂草的花粉,比如北方常见的榆树、杨树、柳树、柏树,还有夏秋季节的蒿草、藜草、葎草、豚草等植物。”这些花粉的特点是花型小,花粉含量高,质量较轻,可以随风飞到很远的地方,播散在空气里,所以花粉过敏的患者呼吸到含有这些花粉的空气就出现了过敏。
“公园、路边绿化带的一些观赏植物开花时,花色鲜艳、带有芳香气味,这些花反而不容易引起我们过敏,比如春天的桃花、杏花、樱花等。这些植物为了吸引昆虫授粉,花粉颗粒比较大,也有黏性,容易粘在昆虫身上,不容易播散到空气中。”顾建青分析。
如何预防和治疗花粉过敏?
重庆市人民医院过敏反应科副主任医师曾丹表示,针对过敏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采取避免接触过敏原、规范化对症的药物治疗、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脱敏治疗)和加强患者教育的“四位一体”综合治疗策略。
(1)避免接触过敏原对于花粉过敏,戴口罩、眼罩;冲洗鼻腔、眼睛,降低鼻黏膜和结膜的过敏原浓度;花粉季节减少户外活动,室外回家后换衣物,减少开窗时间,不在户外晾晒衣物、被褥等。
(2)对症药物治疗在花粉季节来临前,可以提前使用对症药物预防治疗,应用鼻喷激素、抗过敏药或者生物制剂;在花粉季节期间,如果出现严重过敏症状、哮喘的患者,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
(3)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脱敏治疗)脱敏治疗是针对过敏原致敏的“对因疗法”,被认为是唯一有可能改变过敏性疾病自然进程的治疗方式,是过敏性疾病的根本治疗。
脱敏治疗,是将特异性过敏原提取物重复地给予IgE介导的过敏性疾病患者,通过治疗使得患者自然接触相应的过敏原时不再产生过敏症状和炎性反应。脱敏治疗不仅可以缓解过敏症状、减少对症药物(如抗过敏药、激素等)使用,而且其疗效在终止治疗后可以持续存在,能够防止新的过敏原产生,并且能够阻止过敏性鼻炎发展到过敏性哮喘。脱敏治疗在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结膜炎、IgE介导的食物过敏、过敏性哮喘、特应性皮炎的治疗上均显示了很好的疗效。
曾丹表示,对于花粉的脱敏治疗,目前过敏反应科已经开展多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大多数患者脱敏后,症状不再发作或者即使发作症状也减轻很多。
(4)加强患者教育患者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预防和治疗过敏性疾病的意识,减轻社会经济负担。
(透视社综合人民网、央视网、“央视一套”微信公众号、华龙网报道)
编辑:李煦、廖明娟(实习)
校对:李旭颖
审核:龚紫陌
来源:透视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