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社·晓万物】全球野生植株仅存5株,“地球独生子”天目铁木34年来首次在省外开花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4-03-21 18:37:35

  在杭州临安的天目山上,有一种神奇的珍稀树种——天目铁木。它仅分布于临安区天目山,全世界野生植株仅存5株,因此被称为“地球独生子”,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近日,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在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工作群里传开了——远在2000公里外的昆明植物园研究员发来图文视频,他们在1990年从天目山引种的天目铁木迎来首次开花。

  这场守候30多年的绽放,标志着天目铁木在浙江大地之外的迁地保护迎来了历史性突破。

640 (11).png

在昆明植物园开花的天目铁木。图源:浙江日报·潮新闻

  年纪最大的天目铁木已有三百多岁

  或许很多人并不知道天目铁木,但一定听说过它的“亲戚”们——桦木科大家族的足迹遍布北半球,桦木族的白桦、桤木等是做家具或入药的上好木材;榛族里的榛子们,更是吃货们不可错过的美味坚果。

  和“亲戚”生活的热闹繁荣相比,铁木一家却低调得多。天目铁木属于榛族铁木属,这是桦木科里“人数”第二少的小家庭。

  天目铁木是在1925年10月由植物学家秦仁昌先生首次在西天目山采集到标本,1927年由植物学家陈焕镛先生命名为天目铁木。

  天目铁木又名小叶穗子榆、芮氏铁木、浙西铁木,它不仅是中国特有种,而且是该属分布于中国东部的唯一种类,生于海拔 400-500 米的林中。

  天目铁木树形高大,木质坚硬,株高20米左右,胸高直径达50厘米以上。树皮深褐色,纵裂;叶片椭圆形或椭圆状卵形,叶缘有不规则的锐齿;雌雄花序均为葇荑花序,花单性、同株,雄花序6月初开始出现,次年4月初开花,雌花序4月份随着当年新枝上的混合芽展出;结翅果,小坚果红褐色,9月份开始成熟,到次年1、2月份全部掉落。

  如今,在临安天目山仅存的5株天目铁木野生植株,年纪最大的已有三百多岁,其余四株则生长在其西边,树龄在60~100岁之间。

  昆明植物园于1990年从杭州植物园引种2株天目铁木小苗,引种时的苗高约25厘米。苗木在苗圃养护恢复后,定植于金缕梅园,其中1株死亡,1株生长状况差。2017年,将金缕梅园的天目铁木移栽到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专类园。经园区工作人员科学管护,目前生长良好,树高8.42米,胸径9.8厘米,冠幅7.5米×4.8米。

  “昆明的这株天目铁木时隔三十多年才开花,虽然晚于我省迁地植株的开花年龄,但标志着其在昆明的迁地保护已获得成功。”浙江省林科院研究员李因刚说。

  胸径是评判树木生长情况的一项基础数据,即树干在离地面1.3米高处的直径。生长于昆明植物园的这株天目铁木,30“岁”了胸径10厘米左右,相比该树种在浙江同年龄段植株的最高纪录胸径35.2厘米,差距不小。

  但无论怎样,远离故土,这株“晚熟”的天目铁木在今年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迁地保护“足迹”遍布三大气候带六个省市

  让一株珍稀树种远赴千里之外,在并不一定能适应的环境中生长……这一看似不合常理的做法背后,却是研究人员为保护该树种而作出的种种努力的一个缩影。

  天目铁木濒危的原因有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干扰、病虫害等外部因素导致种群规模小,光适应范围窄、授粉时间短、结实率低、种子孱弱、遗传多样性水平低等内部因素导致自然更新困难。

  据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保护站站长吴晗星介绍,过去几十年,天目山保护区不仅在科研上持续开展有性和无性繁育研究,繁殖了大量苗木,减缓了天目铁木原始基因型的濒危状态,还在空间上坚持“就地保护、近地保护、迁地保护”一体推进。

  2018年以来,天目山保护区在联合浙江省林科院、华东师范大学等多家科研院所的基础上,已扩繁天目铁木苗木超过3000株,减缓了原生株基因型的濒危状态。

  南至海南、云南、广东,近如湖北、上海,北至山东……近年来,在多方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天目铁木的迁地保护“足迹”遍布三大气候带、6个省市的8个地方。

640 (10).png

全国天目铁木迁地保护点。图源:浙江日报·潮新闻

  关于天目铁木的保护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迁地保护指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把因生存条件不复存在,物种数量极少等原因,生存和繁衍受到严重威胁的物种迁出原地,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昆明植物园的这株天目铁木,正是迁地保护的植株之一。

  “我们已成功解决了天目铁木的天然更新难题,并成功实现原生株基因型的异地保存,为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和物种保育奠定了基础。”但吴晗星也坦言,天目铁木有效种群仍然偏小,解除其濒危状态尚有很大一段路要走。

  作为多年生高大乔木,对其生长、适应性等的监测往往数十年起步,科研人员如何坐住这把“冷板凳”?

  种苗繁育、迁地保护等都需要长期稳定的试验场地,如何找到更多的可用于开展长期试验的林区?

  系统开展迁地保护涉及全国联动,如何在全国建立长期的共同管护机制,保证迁地试验不走样……

  在李因刚看来,这些都是天目铁木等珍稀濒危植物保护之路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未来,希望原生株基因型能有更多的异地保存,能有5000株乃至上万株天目铁木苗木繁育出来,更高遗传多样性的子代通过人工措施创制出来,从根本上解除天目铁木的濒危状态。这是所有天目铁木保育人员更为长远的期待。”李因刚说。

  (透视社综合人民日报、浙江日报·潮新闻、钱江晚报、大象新闻报道)

  编辑:李煦、廖明娟(实习)

  校对:李旭颖

  审核:龚紫陌


作者:综合
责任编辑:康小君
来源:透视社微信公众号
热点文章
独家专稿